第十一章 野補(四十三)
察覺到日軍抽身想走,三十一軍立即采取了相應的行動,海竟強的強行軍,神兵天降般出現在明江東岸,把明州城裏的日軍嚇得不輕。因為櫻田武近衛旅團偷襲廣寧,帶走了主力部隊,殘留在左江一帶的日軍隻有三個步兵大隊,還分布在憑祥寧明和龍州三地。突然一個強大的對手出現在對河,與自己隔河相對,即使強悍如日軍,也不由得慌了手腳。明州城裏的日軍有心向在涼山與法軍對峙的中村明人求援,知道遠水解不了近渴,如果沒有增援,就憑自己的一個步兵大隊,根本無法抵抗對麵的大軍。好在明江水麵很寬闊,九月份正是台風季節,一場暴雨則水平麵暴漲,對方采取強渡進攻也不太可能,明州城裏的日軍才稍稍心安。海竟強並不急於進攻,把軍營紮住,把師直屬的兩門克魯伯調出來,黑洞洞的炮口對著西岸,用炮管就可以直接瞄準對麵的日軍炮樓。
海競強之所以之前屎急『尿』趕,以急行軍的速度趕到明江邊,到了明江邊之後又按兵不動,是因為早有準備,成竹在胸,首先是接到了131師參謀長趙國龍的電報,趙國龍已經親自率領一個主力團,從上金翻山越嶺,沿明江河西側南上,按131師蕭師長的估計,起早『摸』黑,一天可到,可當地的向導說,如果不帶輜重,輕身行軍,可以從花山後麵繞山道,應該不需要一天,大半天就能到位。如果真像向導所說,明天中午,趙國龍就能趕到河西,對寧明縣治所在地明州府城展開進攻。其次是海竟強本身也不自弱,自己帶著師主力在明江東耀武揚威,暗地裏派一個主力團在一個中央軍校第16期步科實習生、當地人黃英毅的帶領下,從上遊渡過明江河,繞到明州城南,隻要趙國龍一打響,這個團也立即夾擊。河東也擺出一副強渡姿態,不愁明江不下。最重要的是1938年5月9日在徐州會戰中犧牲的周元將軍之弟周通,率領當地農軍已經潛入明州府城作為內應,隻要戰火點燃,他們立即在城中放火造勢,打『亂』日軍陣腳。
黃英毅是黃天化的七弟,他帶著這個團,回撤到明江鎮,找到渡船順利渡過河後,繞到城南板寨村呆了下來。他用本地話告訴村裏的人,軍情如火,所有人隻準進不準出,大家配合一天,明天就一切如常。板寨村的村長是黃英毅二哥黃光照的好友,拍著黃英毅的肩頭說,保證不會誤事,讓人殺豬宰鴨先弄吃的再說。板寨村臨江,村民有幾條漁船,村長說明天一打響,他就讓村民撐船過江,把江東的大軍拉過來。
戰鬥由趙國龍率先打響,他在昨天下午到達城北後,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了一陣,天不亮就出發,在向導的帶領下來到了城北。這裏是日軍後勤衛所,寧明縣博愛診所成了日軍的後方醫院,防範空虛。趙國龍決定趁著天黑,拿下這些地方,據為己有後,再向日軍的軍事據點進攻。
趙國龍的貪心之舉無意之中發現,明州府的日軍力量,不是簡單的一個步兵大隊,這裏還有一個日軍的後勤基地,整個第五師團的後勤基地不在龍州也不在憑祥,而是在這個不起眼的明州城。
他一進城,就落進了周通的眼線中,當他剛剛拿下後勤醫院時,周通就來到了麵前。當這位農民打扮的中年人自我介紹是周元將軍的親兄弟時,趙國龍下意識的給對方來了一個非常正式的敬禮,把這個農民搞了個手忙腳『亂』。在周通的協助下,趙國龍控製了城北所有的後勤地區,這時候卻發現,因為俘虜太多,以至於部隊分散嚴重,除了警戒的,還剩下能夠作戰的不到一個營,這個營,如果從城北發起進攻,隻怕經不起日軍的全力反攻,日軍三下五除二就能打到城北。
趙國龍想了想,對391團團長陳村上校說:“換個地方佯攻。”
陳村上校想了一下,大悟,問:“參謀長的意思是把日軍引開,不要讓他們來攻城北?”
趙國龍點點頭。
陳村大笑,說:“參謀長這招爽,我服了!我立即帶一營往城西,在城西展開佯攻。”
趙國龍知道,自己因為資曆太淺,一直得不到131師下麵四個團長的認可,392團團長上校吳展、393團團長上校覃澤文還給點麵子,起碼不會當麵頂撞,這個391團團長上校陳村平時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特別是野補團團長上校廖國江,正眼都不看自己一下,認為自己作為中央軍校的小學弟,居然能夠爬頭到上麵做參謀長,如果不是用錢買的就是靠關係所得,絕對不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陳村既然這麼一說,說明是從內心深處認可了自己。
時間不長,就聽到城西傳來密集的槍聲,很快,就聽到城裏日軍的集合,接下來就是雙方的交火聲。而這時,城南的561團也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日軍立即分兵南擋。周通讓他的人在城北堆起了幾堆柴木,剛點著後立即壓了幾顆濕淋淋的樹枝上去,柴堆冒出的明火立即變成了滾滾的濃煙。
海竟強看到城西一片混『亂』,讓兩門克魯伯照計劃開炮,當板寨村的漁船開到江東時,海竟強要求562團上船直接過到對河,展開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