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補(六十)
靳同軒對中國式思維可謂了解深刻,誰提議誰做事,大凡由誰提出的建議和意見,上峰都會順水推舟的交由建議者來執行,久而久之,中國人對這個出頭鳥可謂恐懼三分。這次的估計也非常準確,當彭伍在會議上把餘井的情況仔細的介紹了一番之後,立即獲得了一個任務,率領全營,沿著大別山麓,悄悄行軍到餘井西北的山邊,尋找機會打下餘井,消滅餘井之敵。至於彭伍營離開後,527團防線留下的空隙,正好由伍廷煥營補上。
事關527團,楊創奇大為不爽,又不能不執行,隻能搜腸刮肚的想招。想了很久,總算找到了一個問題,如果梅城的日軍增援餘井,怎麼辦?這種小問題難不住譚何易,譚何易看了楊創奇一眼,看來所謂的關心則『亂』,說的就是目前楊創奇的狀態。彭伍營作為527團的主力營,為楊創奇所倚重,有此一問,也很正常。淡淡的回答說:一、讓526團佯渡潛水對梅城的日偽軍進行牽製,二、527團向梅城方向推進十五公裏,在穀口野人寨構築新的前沿陣地。野人寨距離梅城僅十公裏,足夠威懾梅城的日軍。如果雙管齊下,梅城日軍即使借他們一百個膽,也不敢分兵增援餘井。
楊創奇想了想,又問了一個問題,如果源潭的日偽軍西援又怎麼辦?這是個問題,譚何易一時半會也不能回答,雖然潭源的敵軍不多,僅高河埠劉進守備營的一個連,但是兩麵夾攻,軍勢大不相同,在雙方相峙時,一支奇兵哪怕是一個排,也會成為獲勝的關鍵,或者就因為這個因素,彭伍進攻餘井將麵臨失利也不一定。楊創奇的目的是不想讓彭伍分兵,527團最好是團在一起,才會有力量。看到譚何易不能回答,楊創奇臉有得『色』。
沒有想到,坐在桌子另一邊的靳同軒卻突然間冒了一句,隻要讓528團周團長派一個營進軍青草塥,源潭和高河埠的日偽軍借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妄動。譚何易在地圖上找到靳同軒說的青草塥,那是屬於桐城的一個鄉村,正是528團的駐守防區。這個地方,距離源潭不遠,一旦源潭守軍有任何風吹草動,528團就可以隨手端掉他們的老窩,甚至吃掉他們。不錯不錯,野補團這個參謀長,有眼光,眼光還相當的寬。其實是他有所不知,駐守源潭的是孫權,沒有莫老大的命令,讓他去增援餘井,那才是白日做夢。至於讓周雄派出一個營到青草塥,隻是為了給孫權一個不能增援的托詞。
楊創奇剛剛得意了不到一分鍾,臉『色』又一次垮了下來,狠狠的看了靳同軒一眼,這個小夥子,怎麼就不會配合呢,我去打餘井,我把前線搬到野人寨,對你野補團有什麼好處嗎?
譚何易最後的處理結果很簡單粗暴,明天一早,527團全團進入野人寨構築新的防禦工事,伍廷煥一同前往。到達野人寨後,彭伍營不停留,繼續行軍,方向餘井。
前線指揮部仍然留設水吼,地點不變,警衛工作由野補團負責,同時,借野補團參謀長靳同軒為前線指揮部代理參謀長,處理一些軍事數據方麵的工作。
會議結束後,由靳同軒彙總會議記錄,組織電報稿發給176師師部。
師部接到電報,鄭滄溶回電很簡單,獲悉,甚佳,一應事宜,均由前線指揮部決斷,不需事事回報。鄭滄溶不是不想管,實在是管不了,他現在人在嶽西縣的包家,走了一天的路,累得全身乏力。176師在搬家,把師部從深溝鋪搬到嶽西湯池畈,譚何易上報的嶽西發展情況,讓176師師部心癢難禁,與其在深溝鋪看山水,不如去嶽西,多少還有些人氣。昨天打了一天的包,除了留了兩台電報隨時可以接收上級和下級的電報外,其它的物資全部收整妥當。今天,在深溝鋪請了三百個挑夫,一大早就出發。
因為伍廷煥帶走了一個營,師部就剩下不多的人,機關各單位各人自掃門前雪,說走就走。師部,同樣有軍隊的機動能力,隨時可以轉移,大量的騾馬,為搬運提供了保障,當然,在山路上,騾馬走得也同樣艱難。
這一次,出於對176師的尊重,對176師師部進入嶽西的歡迎,何得貴和江承量、李品和帶人一直迎接到包家。在包家的兵站,為176師師部做好了各種準備,讓師部一行人真正找到了賓至如歸的感覺。
師部的人,相對隻有李品和比較熟悉,由他擔任地主,十分適合。江承量與他們沒有打過交道,何得貴雖然是下屬,可從來沒有去師部『露』過臉,師長鄭滄溶的大名也隻是耳聞,沒有見過麵。跟師長大人敬完禮後,何得貴就跟著參謀長李尚去具體安排師部人員的食宿。參謀長李尚對嶽西的兵站也發生了強烈的興趣,一邊安排一邊向何得貴谘詢有關兵站的問題,問得很詳細,得到何得貴的回答後,間或擊節讚歎,間或拿出紙筆,認真記錄。這位是有心人,認為這種兵站製度,雖然建立在廣西民團製度的基礎上,卻比廣西的民團政策更為優秀,如果在安徽全麵推廣,就可以解決目前日益嚴峻的赤軍問題。
進入九月以來,赤軍在鄂豫皖地區可謂遍地開花,除了立煌六安安慶等桂係部隊的老巢之外,無處不是赤軍的影子,大別山以東是以陳毅張雲逸為首的新四軍江北部隊,大別山以西是以李先念為首的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如果說新四軍江北部隊是由小發展到大,豫鄂挺進縱隊完全就是從無到有。挺進縱隊的出現,是一個全新的創舉,證明了一個道理,在任何地區,赤軍均可建立武裝,而且可以存在和發展。麵對日偽軍的打擊和中央軍的磨擦,豫鄂挺進縱隊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不僅數次粉碎日偽軍的“掃『蕩』”,還在錯綜複雜的“三角鬥爭”中屢屢占據先機。今年6月,棗宜作戰結束,襄樊、宜昌相繼失陷,豫鄂挺進縱隊主力從鄂東返回平漢路西作戰略展開,進軍白兆山,控製戰略樞紐平壩;繼而渡過襄河,開辟襄西根據地。8月初,鄂皖挺進在白兆山召開軍政幹部大會,總結部隊作戰的經驗教訓,反對分散主義,加強統一指揮,從思想上、政治上達到了高度統一。會後,趁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的戰略調整,一舉將勢力擴展到鄂東豫南的真空地區。康王寨大戰結束後,171師退走立煌,日軍也退回信陽,商城、光山、經扶一帶就成了周誌堅黃春庭新四軍鄂豫挺進縱隊二團的實際控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