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補(八十二)(1 / 2)

第十一章 野補(八十二)

安慶監獄,新四軍樅陽遊擊隊隊長郭台青已經把心懸在了嗓子眼上,打到監獄不難,打下監獄卻不容易,監獄高牆鐵網,雖然火力不強,卻占盡地利,郭台青把壓箱底的力量全部使出,才攻下監獄內牆,把受苦受難的戰友從號子裏救出。郭台青鬆了一口氣,放下打抖的手,把駁殼槍放進木盒裏,正準備坐下來,休息一下,卻得到準確的消息,大龍山方向增援的日軍已經過了菱湖塘,到了距離監獄不遠的地方,立即要對自己展開進攻。郭台青差點魂飛魄散,之前設想過所有的因素,就是沒有想到大龍山的日軍增援部隊會來得這麼快,那裏有一個日軍步兵大隊,別說傾巢而出,就是來個一兩個步兵中隊,也會讓自己絕無還手之力。

郭台青無力的看著自己的部隊,之前進攻監獄,雖然死傷不大,但是子彈基本上已經打光,打進監獄後,搶到了一些補給,卻完全不能夠支撐一次作戰。想快速離開也不可能,帶著傷員帶著救出來的虛弱不堪的戰友,行軍速度大不如常,如果想讓部隊安全撤出,隻能對增援之敵進行攔截,最少要將這股日軍滯留一個小時。

這一個小時,談何容易。

派出一個中隊,把所有的彈『藥』全部集中,由郭台青親自率領,在之前監獄內城固守,其它人,依次撤退。

等了十分鍾,日軍的增援部隊沒有到,二十分鍾過去了,日軍仍然沒有進攻,半個小時過去了,郭台青心裏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這夥增援的日軍到底想幹什麼。前去偵察的隊員回來報告,日軍增援部隊到了監獄不遠,竟然一個轉身回了頭,跑得比來的時候更快。

這時,安慶城的內線讓人送來情報,大龍山機場遇到襲擊。

郭台青一屁股坐到地上,他知道,有人幫了他的大忙,大龍山的增援化解了。他讓人跑步追上已經先撤退半個小時的部隊,告訴他們,來而不往非禮,他帶著部隊,尾隨大龍山機場增援日軍過去看看,到底是誰幫了自己的大忙,同時也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機會還上這個禮。

輕身整理之後,郭台青率領自己的中隊七十二個人,一路小跑,繞過菱湖塘,向北追去。

郭台青是個很聰明的指揮官,他不停的向沿途的老鄉打聽之前日本人過去的時間,如果過去的時間久就跑一跑,如果過去的時間不長就緩一緩,不急不徐,不離不棄,保持一定的距離,卻不與對方接觸。

日軍回程的速度相當快,完全是急行軍的狀態,這種狀態的日軍是少見的,小鬼子腿短,急行軍不是長項,因此大多數時間都是穩穩推進,一旦采用這種方式,那就是火燒眉『毛』了。郭台青的人打了半天,有點累,也十分的餓,路上有人賣饅頭,郭台青讓人買了一些,一邊吃一邊趕路。

繞過了十裏坡的一片樹林,突然聽到前麵傳來一陣槍聲,郭台青樂了,這夥日軍是一頭紮進了別人的埋伏圈。他是本地人,很熟悉地理,前麵是石塘河,河水不深,卻也不能泅渡,河上有一條木橋,木橋架在石墩上,很是結實,很夠在上麵走大車。日軍受阻的地點,就在這個橋邊。

揮了揮手,把自己的部隊掩藏好,郭台青帶著兩個觀察員,繞到石塘河的上遊,遠遠的看著下麵的戰場。

一看,郭台青就笑了,對麵不知道是哪一部分的兄弟,太損了!正對著木橋弄了一個大墳墓式的土堡,不僅周圍擋了土,頂上還蓋了沙袋,一挺機槍從墳中間正對著橋麵,從『露』在外麵的槍管可以認出來,這是一挺國產馬克沁,民二十四水冷重機槍,一塊擋彈板赫然擺在墳墓外麵。之前的槍聲就是由它發出,一個小隊的日軍正快速的通過木橋,沒有想到,堆在墳墓外的『亂』草叢中突然傳出密集的槍聲,隨著橋上的日軍割稻子般的倒向橋下,墳墓前的『亂』草也四處飛揚,『露』出的赫然就是這個被稱為死神鐮刀的家夥。

日軍全部趴在橋南,一動也不敢動,過了一會,幾個擲彈筒兵把*扔了過去。日軍素質不錯,*扔得很準,落在大墳墓的頂上,炸出了不少的塵土,卻不能撼動大墳墓分毫。除了封鎖木橋,河北岸的部隊也沒有太多的辦法,於是兩軍在石塘河兩岸對峙起來。

郭台青看了一會,笑著對觀察員說:“可惜對麵的弟兄沒有擲彈筒,不然扔過來,肯定能給日本人造成不少的死傷。”

郭台青這麼想,對岸的韋正堪也是這麼想,石塘河兩岸,各有一道不高的河堤,敵我雙方都把自己隱藏在河堤下,沒有曲『射』炮,隻要不抬頭,子彈不能轉彎。韋正堪正在後悔,自己的部隊不是沒有擲彈筒部隊,而是跟著羅衛團副去了獨秀山,這回才知道,兵種不齊全,打仗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