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野補(八十九)
小市渡口,船夫劉老大還是與平日一樣,不急不徐的劃著渡船,天涼了,過渡的人不多,冷風吹來,江麵上泛起一層微波,吹得劉老大使勁的縮脖子,差點沒縮進腔子裏去。這時,他發現了上遊河裏出現了一個黑點,是有人在河中遊,這個冷的天,是誰有這份雅『性』!再多看一眼,發現不是一個,而是好多個,在江麵上浮沉,近些看,有幾個分明已經在翻白眼,距離死不遠了!
劉老大趕忙叫上碼頭上兩個閑聊的人,把渡船劃了出去。
把幾個翻著白眼就要下沉的人拖上船,才發現,身上穿的是日本鬼子的製服,劉老大當場就要翻臉,想把人再扔下去,幫忙的人阻止了他,隻說救人一命,如造七級寶塔,日本人不仁,我們不能不義。
看到渡船伸手救人,日軍開始向渡船集中過來,很快,就擠滿了一船人,眼看就要超載,劉老大阻止了其它日軍繼續往船上爬,先把頭一夥送到碼頭,再回來接第二批。水裏的日軍很清楚這種小渡船的載客量,看到一些體力最差的獲得救助,自己也有了希望,也就乖乖的呆在水裏。
來來回回弄了三船,總算把河裏的日軍全部弄到小市碼頭,一數,人不少,整整七十九人。秋風吹來,從水裏爬出的日軍更覺得寒冷,一身濕漉,縮在一團,牙齒上下撞著,發出瘨人的響聲。
劉老大讓他們等在這裏,自己跑去汪家祠堂報信,讓那裏的日偽軍來搞掂他們的同類。
汪家大屋裏,還有三十幾個日偽軍,正是大前天晚上,蔣春陽進攻小市時,外出送糧的那夥日偽軍。他們回到小市,才知道自己出這一趟差不是一般的幸運,竟然保住了一條小命。他們在押送糧食時,為了方便聯係,帶著一個電台,僥幸之餘,用電台向梅城報告了小市發生的事之後,請求長官戰術指導。還沒有得到梅城聯隊長官的指示,卻接到了劉老大的報訊,衝到碼頭邊,他們看見了從河裏打探上來的凍得一嘴烏黑的日軍。背的背,扛的扛,攙的攙,大多數泡水日軍,在休息片刻後,還能慢慢的走到汪家祠堂。
祠堂裏燒起大火,日軍脫下濕衣服,赤條條的圍坐在火邊,小市『藥』鋪的掌櫃送了一大桶濃濃的薑湯過來,嘴裏不停的說:打仗就打仗,打成這樣,造孽了!日軍一人一碗薑湯,日軍接過薑湯,很禮貌的向掌櫃行禮致謝,坐在地上的直接叩下頭去,幾個小年輕,捧著薑湯竟嚶嚶的哭了進來。
待到這夥日軍緩過神來,小市的日偽軍才知道最近發生了什麼,梅城居然就這樣失守!梅城失守了,小市怎麼辦?小市日偽軍中官銜最大的軍曹繼續把電報發給青木一夫,半天沒有得到消息,等得心火煩燥。沒有想到,沒有收到青木一夫的指示,卻收到了遠在平山的日軍130聯隊第二大隊大隊長鬆井少佐的回電。平山日軍機要處截獲到小市日軍向青木一夫的電報,鬆井大隊長頓時感到不妙,立即與青木一夫聯隊,卻得不到青木一夫的回答,鬆井少佐眼見情況特殊,越級向安慶旅團部進行彙報,請求戰術指導。安慶的旅團部這才知道梅城已經失守,青木一夫也失去了聯係,立即命令殘餘人等,果斷撤回安慶。
平山的鬆井大隊長,電令小市的日偽軍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黃龍與平山北撤的部隊集結,彙合一處後經清河撤往黃墩。小市的日軍軍曹告訴對方,從皖水裏漂過來的皇軍勇士身體一時還不能恢複,需要一點時間。平山的日軍大隊長告訴小市的守軍,征集當地民眾的大車,讓身體不能恢複的人員乘坐,要以最快的速度撤出,否則,一定會落入敵手。小市的守軍不敢怠慢,征集了十來輛牛車,向黃龍轉移。
平山的日軍130聯隊第二步兵大隊,名為大隊,其實難副,四個中隊一個在餘井玉碎,一個在小市玉碎,一個在石牌被打殘,真正建製齊全的不過是一個中隊而已,加上之前在石牌的殘部,二百二十多人,此外就是一個偽軍連一百多人。因此,小市一百多人的部隊,是必須彙集的,有了四百多人,就有了一戰之力。鬆井大隊長很清楚,在西六縣作戰的中國軍隊,大多以營為單位,一個營的中國軍隊一般為三百多人,自己在這塊土地上獨立遇到的對手,也就是以營為單位。從平山到安慶,有兩條道路,一條比較近,從洪鋪經山口到達安慶,一日可以到達。另一條是經黃墩月山到安慶,相對比較遠。他之所以舍近求遠,是因為想與增援獨秀山的青木一夫部彙合,在他看來,青木一夫之所以沒有回電,是因為戰術需要,進行無線電靜默。
而此時的安慶日軍旅團部,已經攪起了一場暴風驟雨,回援部隊在獨秀山遇伏,對方火力凶猛,占據地利,回援部隊極度被動。
清野直之和劉作欣麵麵相覷,正因為安慶空虛,被對手打破牢房,攻占機場,攪得安慶全城大『亂』,才下定決心讓西援之軍回撤,沒有想到,對方居然還有後手,在獨秀山一帶進行伏擊。要知道,這支西援助大軍人數不少,戰力不弱,一個日軍步兵大隊一千多人,一個和平建國軍旅,兩千多人,合在一起,四千人。膽敢伏擊四千人的大軍,對手的實力也絕不容小看。西六縣,什麼時候集結了這麼多的中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