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餘(一)(1 / 2)

第十二章 戰餘(一)

獨秀山各部,轉移得最早的是羅衛,他率領鍾良部和劉五魁部回援,接下來離開的是龍應雲部,他們的任務是向東警戒。蔣春陽和彭伍部留下來打掃戰場,這兩部在之前的攔擊作戰中損失較大,整備需要更長的時間。

張生虎全連的火力不強,打埋伏派不上用場,羅衛讓他在這裏配合工作,協助蔣春陽和彭伍把後期工作完善。張長武右肩被打了一槍,流了不少血,包紮好後,臉『色』蒼白,卻不顧頭暈在戰場上走來走去。張長武的走動最有效果,開始身後跟著的人才幾個,走了一圈後,跟了長長一條。帶回自己的駐地,跟著自己出來的四十個人,加上這一夥,已經一百三十二人,標準一個連的人數。

最早成為俘虜的關三,由劉二麻子陪著,基本搞明白了自己現在的處境,關三是江蘇人,是中央軍校在南京最後一期學員,1937年8月,淞滬大戰暴發,中央軍校西遷成都,部分熱血學生不願意西去,留下來參加抗戰,關三也是其中的一個,在淞滬大戰中,他成了日軍的俘虜,送到淮北挖煤。之後任援道成立綏靖軍,在日軍的俘虜中挑選了一些人員充入,其中就有關三。關三大名關奇山,因為老家已經完全淪陷,也隻能定下心來在綏靖軍中混口飯吃。跟隨劉作欣來到安慶,作為中央軍校的學生,有一定的作戰經驗,在綏靖軍中作為人才而脫穎而出,擔任班長排長。在劉邁宰重組和平建國軍十一旅28團時,調到28團任連長。當他知道劉二麻子會跟隨張長武重新走入抗日行列時,低著頭想了好一會,最後來了句:“我也想抗日,隻是怕給家裏人帶來麻煩,不知道改名換姓行不行!就告訴家裏人,我已經在獨秀山戰死。”

劉二麻子把關三的的顧慮告訴了張長武,蔣春陽大笑道:“名字隻不過是個符號,改名換姓有何不可,隻要心是紅的,血是熱的,槍口對準侵略者,就是堂堂中華男子漢。”指著獨秀山說:“姓關,不用改,關奇山也不用完全改,此處獨秀山,與天柱山齊名,天柱山又名古南嶽,關兄弟也可改名為關山嶽,外號依然可稱為關三。”

關三挺身而起,立正敬禮,雖然左手吊掛著,可右手動作一絲不苟,中央軍校的學員,一舉一動,非同小可。

有了關三的反正,手下一大群人也站在了他的身邊,一清點,竟然有一百五十六人。蔣春陽的九連在這次截擊中損失巨大,九連長也英勇犧牲,一百多人隻剩下零頭。蔣春陽把原九連的人員補充進七連,直接任命關山嶽為九連連長,所部人員編為三排九班,全部日械裝備,加入國民革命軍序列。

清點山穀裏的武器,各種槍支彈『藥』堆成幾堆,關山嶽很有想法,把自己手裏的三個排,兩個全部配備三八式有阪步槍,而另一個排,則裝備了十二挺歪把子機槍,這種槍在莫敵的野補團看來不是什麼好玩意,但是在整個抗日戰場上仍然是主流重火力。此外,他把超出編製的二十四人組成了兩個直屬班,一個班全部配備南部十六手槍和擲彈筒,四具擲彈筒,四匹馱馬,十二箱九一式*。另一個班則對戰場上僅剩的一挺九二式重機槍發生了興趣,組建了一個重機槍班。

看到關山嶽的作派,張生虎忍不住笑,對蔣春陽說,這位跟莫老大一樣,也是個不會吃空餉,隻會把部隊人數越帶越多的人,不適合526團,還是想辦法送到野補團來吧。蔣春陽也笑了,可不正是這樣!

收拾好了戰場,彭伍向北,蔣春陽往西,才走到黃墩,知道南麵和西麵已經各打了一仗,日軍接連吃了兩個大虧,特別是南線,因為趙晉部擔心日軍抄了三橋我們的後路,率領三營戰士浴血奮戰,死命拖住日軍130聯隊第二步兵大隊,直到劉五魁部出現在日軍側麵。這一戰打了三個小時,竟然把日偽軍一個不留,全部消滅。隻是趙晉部的犧牲十分巨大,三營長鄧九茂陣亡。

看到從頭頂飛過去三架飛機,張生虎對張長武和關山嶽說,這個東西最可惡,隻怕又有部隊遭殃了!果然,在三橋第三條河邊鎮守的黃英毅和勞伯良被三架飛機炸得不輕。

飛機不僅解了青木一夫滅頂之災,還給走投無路的青木一夫帶來了正確的引導,飛機上的報話機與青木一夫聯係上後,第一時間告訴他,不需要再繼續攻打第三條橋,隻要沿著第三條河邊向東北王家祠堂方向撤退,就可以走出戰場。青木一夫大喜,立即帶著殘部不到二百人,迅速脫離戰場,向王家祠堂方向狂奔。

青木一夫走了,飛機仍然在這一區域盤旋搜索,蔣春陽帶著部隊藏在黃墩東南邊的樹林子裏,一動也不敢動。看著天上的飛機,張生虎有點冒火,說:“真他媽想揍他兩架下來。”

關三一聽,問道:“虎哥真想打下兩架飛機?”

張生虎點點頭,說:“也是想想而已,這麼老高,我們的槍可夠不著。”

“那我們演一場戲,把飛機引下來?”關三說。

“怎麼演?”張生虎來了興趣,連一連的張長武和蔣春陽也來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