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餘(十一)
清晨,蔣華秀公主醒來,在床上坐起,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就走了進去:“小姐醒來了,是現在洗漱還是一會再洗漱?”蔣華秀楞了一下,這是真把自己當公主了!昨天晚上,睡的真好,或者是累了,或者是不再是旅舍的感覺,讓自己找到了家的感覺,看來,是繡樓裏的陳設讓自己安神入睡,特別是牆邊那一柱安魂香,與自己在寧波老家用的完全一樣,這裏的主人有心了。
“現在就洗漱吧!”蔣華秀的話音剛落,門外魚貫走入幾個大姑娘小媳『婦』,拿堿的拿堿,端盆的端盆,好不熱鬧,把蔣華秀看得呆了。
擠好牙膏的牙刷,有人遞上水杯,再有人把空盆子遞在蔣華秀麵前,這陣勢,是要在床上完成洗漱的節奏。蔣華秀連忙想掀被而起,早有人在一邊遞過棉袍,服侍她站起身來。蔣華秀有點不安,為了自己,讓主人家為難了。
好不容易在一群姑娘媳『婦』手裏逃脫出來,蔣華秀才能走出繡樓,呼吸了一口清涼的空氣,做了幾個早『操』動作,之江大學有很好的教育,早起必須晨運,蔣華秀也養成習慣。看到蔣華秀擺手弄腿,早有婆子在一邊請示:“小姐是準備用早飯,還是在這裏練完功夫再吃。”
功夫,蔣華秀差點噴了出來,這還能被叫成功夫,那散步就成競走了!連忙說:“如果準備好了,現在就吃吧!”
婆子側著身子走在前麵帶路,把蔣華秀帶下繡樓。昨天晚上天黑沒有注意,今天一看,這個小園子弄得還真不錯,雖然沒有蘇州園子的秀氣,卻也有著一股文人的儒雅,人工挖成的小池塘,用竹子引來一股水流,流在水裏,『蕩』出層層漣漪,水下,還有幾條小紅鯉,雖然是秋水涼了,卻也遊得正歡。池塘邊是一處閣子,四麵開窗,卻嵌了透明的玻璃,板栗『色』的『色』調,那是生漆漆就。一條回廊,曲折婉複,通往南麵的月亮門。院子裏零『亂』的種著一些竹木,也許是現在的房主不會打理,有些主次不分。
穿過月亮門,走到後院一個潔淨的小間,一張八仙桌空無一人,婆子讓蔣華秀稍坐,一會才把早餐送上來。
首先上來的是一杯地地道道的當地蘭茶,嶽西地處山區,盛產高山茶,此茶選用芽頭均勻的一芽二葉,精工焙製而成。茶芽形似蘭花初放,『色』澤鮮綠,細毫顯『露』。飲嚐則滋味醇濃爽口,嫩香持久,令人心曠神怡,是當地特『色』。男人喝封缸酒,女人喝蘭茶,已成習俗。端茶上來的是一個中年『婦』人,與之前的婆子不同,這個女人穿的是時裝,西式的套裝,盤著簡單的發髻,臉上還輕輕的撲了淡粉。蔣華秀開始並沒有很注意這個女人,聽到一邊的小姑娘叫了一聲“夫人”之後才抬起頭來,站了起身。在這個院子裏,能夠被稱為夫人的,必定是院子的女主人。
“蔣小姐請坐。”夫人展顏一笑,說:“我叫許麗雲,是嶽西縣黨部主任李品和的發妻,我是廣西容縣人,國語說的不是很好,讓蔣小姐見笑了。”
“夫人請坐。”蔣華秀連忙讓坐。
“蔣小姐能夠來到我們嶽西這個山區,實在讓我們驚寵,如果有什麼招待不周的,還請蔣小姐看在抗戰艱難的份上,多多包涵。”許麗雲的國語,並不像她自己說的那麼不堪,作為一個粵語地區的人,能夠用國語十分流利的表達意思,已經難能可貴了。桂係和粵係的一些高級軍官,都是隻會粵語不會國語的,包括孫中山,一開口就是:“諸君,我哋大家喺中國人!”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也全力推行國語,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包容長江黃河流域的普遍口音,力圖打造一個能夠簡便交流的語言體係。與廣西的官話相比,國語也完全不是一回事,麵前這位許氏夫人的國語,不含太多的廣西官話,而是更接近國語,甚至與莫敵們說話,也大有不同。蔣華秀第一反應就是,這個許夫人,應該受過很好的教育,不然就是語言上有極高的天賦。
許氏夫人坐下後,姑娘們開始大盤小碟的上食品,不一會,就是滿滿一桌。
“這麼多的東西,我們兩個可吃不完。”看到桌子上琳琅滿目的食品,蔣華秀笑了。
“我們不知道蔣小姐的口味,就『亂』七八糟的都上了一些,愛吃的就吃一點,不愛吃的,就送到前院去。那裏有一群大食客,多少都不夠他們消耗的。”許氏夫人一邊說,一邊開始介紹麵前的食品。
首先放在蔣華秀麵前的是一小碗類似於羹湯的東西,蔣華秀認識盛湯的碗是上好的青花小碗,隻是碗裏麵的東西,她就雲裏霧裏了。
“這是嶽西著名的五穀豆粑。”許氏夫人說:“《搜神記》曾記載,天柱山有一孝子叫董永,至孝,孝感動天,引起仙女下凡相配,故事就發生在距離天堂畈不遠的天仙河。五穀豆粑就是心靈手巧的仙女用五穀雜糧為原料,用純淨甜潤的天仙河水調配,手工精心製做而成。原料為天然五穀雜糧,口味鮮美,食法簡單,為天仙河畔人家傳統美食佳肴。蔣小姐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