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夥土匪富裕嗎?”石重問。
“還可以。”張生虎說:“我遠遠的看了看匪首,穿著緞子布的棉襖,頭上翻皮『毛』帽,腳下是北方來的老皮鞋,不是日本人的軍鞋。”在張生虎看來,穿日本人軍鞋是一種很貧窮的表現,大凡有錢人,都不屑穿日本人的軍鞋。張生虎之所以能夠從穿鞋來判斷一個人的貧富,是有道理的,此時的中國,人們穿得最多的是一種叫做懶漢靯的布底黑布鞋,因為鞋背開口大,需要用一根繩子綁起束緊,不然走快了,鞋子會飛起。比懶漢鞋好一點的是膠底黑布鞋,那是西北軍的製式鞋。比西北軍的膠底黑布鞋更差的是廣西軍的草鞋,抗戰之初從廣西來上海參戰的部隊基本上都是草鞋軍,原以為打到天涼就能回家,一不小心就打了幾年。為了禦寒,廣西兵腳上什麼鞋都穿,隻要能穿上的就行,有些是上麵發下來的膠底黑布鞋,有些是就地采購的布鞋和皮鞋,相比而言,最多的是從日本人腳下弄過來的翻『毛』皮鞋。日本人的皮鞋重,穿上之後走路不靈便,好處在長途行軍和作戰時,可以有效保護士兵的腳部不會受到複雜地形,如尖銳石塊、樹枝的傷害,另一方麵是耐用,耐用就意味著減少後勤的壓力。野補團的人員,一『色』日軍翻『毛』皮鞋,日軍皮鞋的確經用,一些戰士還穿著當年在浙江安吉繳獲的皮鞋,沒有更新過。當然這也跟桂軍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習慣穿草鞋,一到天熱了就自己打草鞋穿,皮鞋成了作戰鞋,打仗時才穿上腳。這些年來,野補團打的的勝仗不少,繳獲更多,日軍軍鞋還堆了一大倉庫,今天來到嶽西後,十九個兵站還處理了一些日軍軍鞋給當地的百姓,既然是這樣,還存有不少,管理員一天到晚讓士兵換鞋都被戰士們拒絕,在他們看來,舊鞋合腳,穿新鞋累。因此,在張生虎的眼裏,穿日軍軍鞋的絕對不是富人,富人穿的是什麼?那是北方的翻出簇簇皮『毛』的老皮鞋,在鞋裏有一層上好的動物『毛』,一直延伸出鞋口,那才是真正的『毛』皮,不像日本人的,一『色』的母豬皮。遠遠看到的土匪頭,腳上穿的正是一雙上好的翻『毛』皮鞋,與脖子上的一圈『毛』圍領上下對映,再加上頭上的的皮帽,整個一個長『毛』類動物。
“武器配備怎麼樣?”石重問。
“還可以。”張生虎說:“一『色』的日式。”
“值得一打?”石重問出了自己的心底話。
“值得一打!”張生虎很明確的說:“菜子湖必須掌握在我們手裏,北以金神河通桐城,西有大沙河通龍關,南有樅陽河入長江,是一個極完整的水道。隻是這個水道一直魚龍混雜,沒有統一的管理,所以不能正經使用,如果我們把這條水河拿下,就算是在這一地區釘下了一顆釘子。至於菜子湖土匪,能繳獲多少算多少。”
石重想了一會,說了一句:“那就打。”
劉仁開一聽石重的話,登時樂了,說:“我有一計,請營座采納。”
“你說吧。”石重也樂了,這位還真不客氣,直接就讓自己采納,看看到底是什麼錦囊妙計。
劉仁開說:“我們連長說的那個一身『毛』皮的土匪頭子,叫孫可旺,頭上有一處很顯眼的槍傷,人稱孫大疤拉,四十來歲,據說是廬州軍政分府司令孫萬乘的侄輩,行武出身。此人在雨壇有一個相好,隻要沒有特殊情況,他總是呆在這個相好處。我們郭大隊長曾經幾次約他見麵都被他拒絕,想用武力留下他,幾次也不能得逞。現在不同了,我們有偵察連的弟兄,武力更在孫可旺的衛隊之上,吃下他們不成問題。我的計劃是今天晚上就出發,神不知鬼不覺把孫可旺抓獲得,然後對菜子湖裏的土匪進行敲詐,敲詐完了再收拾他們。”
“收拾完他們我們就占據這個地區?”石重笑道:“你們別忘記了,這個地方是周孟雄528團的轄區,我們弄到手也隻能拱手送給周孟雄。”
“這就是國軍最差的地方,我們在赤方時,誰打下的地盤屬於誰,所以大家都有積極『性』,國軍打下的還要整體規劃,誰都不願意幫別人門口掃雪。”劉仁開也笑了,說:“那不如這樣好了,我們敲詐完事後,就把孫可旺放了,讓他慢慢養肥,過段時間我們再來收拾他。”
石重大笑,這個家夥,不錯,看來赤軍那邊,不缺這方麵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