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餘(二十九)(2 / 2)

上麵一句話,下麵跑死馬,南京和平建國軍第一方麵軍頓時雞飛狗跳起來。

以第一方麵軍的兩個師為主力,打通合安線,任援道想想都覺得刺激。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太可能,因為敵我雙方的力量的兵力布置是明擺著的。如果是在民國二十九前,日軍和和平建國軍在這個地方還有一點優勢,在去年下半年後,這點優勢就變得十分微弱。六安巢湖一帶走了一個新四軍,進來了一個第七軍,第七軍素有鋼軍之稱,雖然近年來這支鋼軍有點煺火,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鋼七軍再差也比之前駐守在這裏的加鋼黃鱔四十八軍強一些。如果讓日軍116師團與合肥沈席儒的第五師及安慶的劉作欣第六師共同作戰,在這個地區或許還能占到一點上風,但是目前看來,日本人的態度很明朗,他們隻是協作,是督戰,不是主攻,也就是不出工隻占便宜,這樣一來,作戰的難度可想而知。

為了取得這場作戰的勝利,為了把合安線掌握在手裏,為了把巢湖真正成為自己的內湖,汪精衛不僅看到了軍事意義,還看到了社會意義,近乎瘋狂的命令任援道,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拿下除大別山區之外的所有安徽長江以北地區。去年十月,偽汪第一屆安徽省『政府』成立,由倪道烺、葉震東、陶思澄、鄧讚卿、錢慰宗、傅君實、徐仲仁、張拱宸、胡誌寧等9人組成的省『政府』人員,現在隻能在蚌埠一帶暫駐,如果能夠進駐合肥,意義非比尋常。

為了達到勝利的目的,首先是擴大第五師和第六師的編製,在之前二旅四團的基礎上,每個師增加三個守備團,安慶劉作欣第六師增設安慶官道驛守備團、懷寧高河埠守備團,望江華陽守備團。三個守備團負責駐地的防務,常備二旅四團負責對外征戰。沈席儒的第五師也是一樣,之前缺額嚴重的二旅四團補充完整之外,還增加了合肥守備團、舒城守備團和廬江守備團。補充人員分別從長江和巢湖進入各部,中國派遣軍增援的特種兵大隊,也將同期抵達安慶,同時,修複大龍山機場,由南京大校場機場,派出一個飛行大隊,常駐大龍山,隨時對增援合安線戰場進行增援。

這一係列眼花繚『亂』的兵力調動,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重慶國民革命軍委員會,委員長的辦公桌上,一份厚厚的卷宗表示了下麵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日軍剛剛在豫南吃了個大虧,這一回又想幹什麼?蔣委員長搔了搔越來越短的白發,有點不太明白。在豫南,為尋殲湯恩伯集團軍,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園部和一郎親自指揮並抽調第3、第17、第40師團及特種兵一部兵分兩路夾擊湯集團軍,不想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因勢利導,指揮3個集團軍共8個軍組織了一場積極防禦,日軍首先撲了個空,接下來側背受到猛烈攻擊,最重要的是,日軍交通線受到威脅,不得已,於2月1日開始回撤。張雪中第13軍順勢收複舞陽後,直『逼』南陽。由舞陽南撤的日軍第17師團及第15、第4師團各一部,在象河關附近遭到劉汝明六十八軍猛烈打擊,傷亡慘重,向南潰退。至2月11日,各路進軍日軍均撤回信陽一帶,回歸戰役前的起點,豫南會戰,以中方大勝而告終。侵略者不會甘心失敗,他們肯定會另起戰端,隻是這一次又會在什麼地方,軍委會也找不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