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餘(四十)(1 / 2)

第十二章 戰餘(四十)

三門的槍聲停止,三門的潰兵集中到南門,此時的南門也再沒有槍聲。浮橋上,站了不少人,借著漸漸明朗的天光,黃英毅數了數,不少於八十人。

三路攻城大軍也尾隨到南門,機槍在南門城牆上一字排開,趙勝安和張生虎在城門樓子上親切握手,跟大會師一般,把河對岸的莫敵和羅衛看得直笑罵。

“放下手裏的槍。”站在浮橋南的劉仁開用本地話叫了一聲,浮橋上的和平建國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團長江慶國的帶頭下,放下了槍。

“軍官退往北岸,士兵到南岸,不要走錯了,走錯的格殺無論。”劉仁開舞了舞手裏的m712,一身便服到也威武。

俘虜還算聽話,江慶國一馬當先,走向高河北岸的南門口,跟在他身後的約有十三四人,其餘人整了整隊,分成兩行,雙手抱頭,走向南岸。和平建國軍非常好分辨,軍官一『色』的大沿帽,與當年的北伐軍類似,士兵則是軟頂布帽,比日軍軍帽略為寬鬆一些,軟塌塌的沒有精神。作戰時好一些,因為士兵都配有鋼盔,與廣西桂軍類似的寬沿鋼盔,鋼盔上一個五彩的五角星如同崩裂一般。

走到南岸的士兵被解下武裝帶並一一搜身,然後與之前在茶嶺俘虜的歸在一處,統一管理。超過百人的俘虜,對於警衛營來說,是個不小的負擔,

莫敵的十幾個便衣衛士和換了便衣的羅衛那十幾個警衛加在一起有三十七人,跟著同是便衣打扮的劉仁開和陳定一等五人走過浮橋,第一步是搜身,把以江慶國為首的十五個軍官身上的東西全部搜走,第二步是登記,每個人的姓名職務一一登記在冊。登記完後,把十五個軍官押進了南門,關在南門內的崗哨值班房裏。

這時,趙勝安和張生虎等人才從南門城樓上下來,走出南門,把散落一地的物品和浮橋上的槍支收拾起來,帶到高河南岸。

看到他們,莫敵問:“有沒有傷亡?”

張生虎搖搖頭,張重山也搖搖頭,隻有趙勝安笑著說:“沒有亡,有兩個傷的,天太黑,一個是走路不小心,把腳給崴了,另一個是不小心從城樓梯子上滑了下來。”莫敵也笑了。

“統計了敵人的傷亡情況嗎?”莫敵再問。

三人搖搖頭,張生虎說:“沒有傷的,隻要見到傷的,都補槍了。黑燈瞎火的,肯定有漏網。”

莫敵點點頭,說:“偵察連再辛苦一下,換上便衣,去城裏巡一巡,有什麼可疑的人,都給收拾了。突擊連和重火力連收拾一下,準備吃早餐,然後帶俘虜離開。”

不多久,十幾艘平底船從下遊上來,一到南門河埠口,整整齊齊泊成一排,用船板鋪好通路。南門口的陳定一跑出來看了看,朝高河南岸招招手,意思是讓莫敵們上船。

船不大,最多也就是四十人,重火力連占用了三艘,突擊連的情況比較複雜,每條船二十個突擊連士兵夾著二十個俘虜,一個管一個,紮紮實實用了六艘船。莫敵羅衛黃英毅跟炮連手炮排坐了一艘船。

坐滿了人的船口立即調頭,在晨曦中快速離開。剩下的五艘船,在陳定一的命令下,離開了碼頭,在不遠處下錨泊定。

江風吹過,羅衛摟了摟衣服,說:“老大,那些當官的,當真一個不留麼?”

莫敵點點頭,說:“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我也知道那個江慶國並無太多劣跡,隻是他不死,劉進就當不了高河埠的老大,隻好委屈他了。”

黃英毅笑了,說:“老大怎麼會想起嫁禍這一招的?還讓劉仁開他們搞一場公審。我這會才知道老大讓劉仁開他們來高河埠的目的了,搞公審,他們是內行,我們警衛營可沒有這種人才。想當年,我二哥他們在老家也常搞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動,經常搞公審,隻是那時候我還小,連熱鬧還看不明白。嘿嘿,真想留在高河埠看這場熱鬧。”

石重笑了,對黃英毅說:“想看熱鬧,早說啊,反正團座從嶽西帶來的便衣還有剩的。要不要現在讓船靠靠岸,放你上去?”

黃英毅歎口氣,說:“算了,都走出一兩裏了,走回去也累。”

高河埠集市外的大曬場,布置得*肅穆,八個身著便衣,手持三八大蓋的家夥分列兩邊,當中有一塊大照壁,上麵是“天下為公”四個大字,有兩個人正在大照壁上貼著什麼,貼完後才看清楚是公審兩個大字,擋住了“天下為公”的中間兩個字,遠遠的看過去,成了“天公審公”字樣。照壁的前麵是站成兩排的俘虜,正中那位不戴帽子的,是高河埠守備團的團座大人江慶國。

高河埠裏,響起了熱鬧的鑼聲,隨著鑼聲,是一個沙啞的嗓子:“去大曬場看公審漢『奸』了!去大曬場看公審漢『奸』了!”

厚德樓裏的章進祿一聽就樂了,警衛營要打高河埠他是知道的,可不知還有這一出!連忙扶著章厚德走出了大門。街麵上,集中了不少人,大家都在議論,自從幾年前湯省三在這裏鬧革命之後,就很少見到搞公審。當年湯審三打土豪分田地,三天兩頭的公審土豪劣紳,那個場麵,還是相當的讓人懷念。每當搞公審時,四裏八鄉的人就會湧進高河埠,鬧革命的,賣小吃的,走親戚的,看熱鬧的,如同趕大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