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餘(四十五)(1 / 2)

第十二章 戰餘(四十五)

酒足飯飽,五人走離了譚何易的家,覃基石在家屬區也租有一套房子,不僅有妻,還有兩個幼子,他向莫敵告辭,回了自己的家。李宣和蔣春陽走在前頭,譚何易拉著莫敵,有意的留在後麵,越走越慢,漸漸的與前麵兩位拉開了距離。莫敵知道譚何易是有話要對自己說,有意識的配合譚何易的節奏。今天的三月十六日農曆二月十九,接近下旬,月亮出來得晚,從東山邊上透出的月光,把遠山近樹映照得影影幢幢,不用馬燈,也能看到腳下的路。

譚何易說:“天縱你可能不知道,前年十月,廖燕公過世,李品仙長官執掌安徽並二十一集團軍,提出了一句口號:立足安徽,紮根安徽,保衛安徽,建設安徽。通過對口號的解讀,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所謂的紮根安徽就是要把家安在這裏,安家才能樂業。上峰也知道,所有的人都在安徽娶老婆不太現實,但是高級軍官必須以身作責,或者把家裏的老婆接來,或者就在安徽新娶。”

莫敵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回事,饒有興趣的望著譚何易,過去隻聽說過邊遠的長城戍卒會攜妻同往,可沒有聽說過從邊遠的廣西來到安徽,也要效仿長城戍卒。作為上校團長,莫敵對廣西李白黃的安徽策略是知道的,廣西地處邊遠,山多田少,物產貧瘠,相對而言,安徽就富有得多,即使是大別山區,也比廣西的大石山強得太多。因此占據安徽,把安徽打造成第二個廣西是基本任務。之前的廖磊將軍就是這個政策的忠實執行者,並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後的李品仙蕭規曹隨,在廖磊將軍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加強,比如,驅逐異黨武裝,清除殘餘匪類,抵禦外敵侵略,擴大轄區管理。至於在本地娶妻生子,莫敵就認識似乎有點矯枉過正了。

“我開始還認為隻是安家在這裏就行,因為我早把柳州的羅氏接了過來。天縱你應該還記得,我們526旅在津浦路南線作戰時,我受了重傷,很長一段時間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照顧我的生活,讓人從柳州把二房羅氏接了過來。”譚何易說:“紮根安徽的口號傳出,我原本以為,身邊有妻妾,就算是紮下了根,後來才發現,這不算數,必須要在當地娶上一房妻妾,才算是紮根在此,不得已,把羅氏送回了柳州,在此地再娶丘氏。”

莫敵有點愕然,這與他所知道的差別不小,他之前聽李宣說的是羅氏做了自己不應該做的事,在譚何易這裏聽到的卻大不相同,難道還有別的隱情。

“區壽年長官調離176師前,曾有小道消息傳言,由我接手176師師長一職,後來之所以選擇鄭滄溶長官,就是因為我沒有娶當地的妻妾,算是不安心紮根安徽。迫不得已,我才把羅氏送回柳州,在本地另娶一妾。”說到這裏,譚何易一臉的苦:“我的薪俸不多,照說是養不起三房妻妾的,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不然,我就隻能做一輩子的副職。”

莫敵不知道是應該安慰他還是應該鼓勵他,準備了幾句話,都覺得不合適,隻好默默的搖頭。

譚何易見莫敵搖頭,以為他不相信自己的話,想了想,繼續說:“天縱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不妨去問問你的好友,即將出任138師師長的李本一。李本一在老家容縣龍塘有發妻,為什麼去年又在本地娶了一房小妾,也是這個原因。”

李本一娶妾莫敵是知道的,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娶的妾,他就不知道了。不過能夠啟用擔任138師師長,肯定有其有一定的關係。

“李本一限於資曆問題,這次估計不能一步到位,他的軍銜是詮敘少將,隻能以138師副師長暫代師長職權,138師是乙級師,師長必須是中將軍銜。”譚何易說:“我和李本一一樣,寡『婦』睡覺,上麵無人,一級級完全靠打出來的。我今年四十五歲,李本一也三十有九,能夠走到這一步,何其辛酸。天縱你今年正好三十,而立之年,已經在上校團級上沉澱近五年之久,前景遠勝我等。”

莫敵點點頭,自己在軍隊中時間雖然不短,年齡卻不大,三十歲的上校團長,放眼四顧,並不太多。李本一之所以能夠晉級少將,因為他是中央軍校南寧分校高等教育班第一期畢業,他去讀書時,莫敵正在平樂幹民團。與他同去中央軍校南寧分校高等班的還有自己老長官張光瑋,張光瑋因為是桂林甲等工業學校畢業,有較好的文化底子,現在已經是八十四軍副軍長,中將軍銜。自己欠的就是軍校這張文憑,不然,也不會在上校團長這個階段呆這麼久。

“如果不是有什麼不便,天縱還是在本地娶一房妻妾吧,三十而立,也到了成家的年齡了。”譚何易說:“聽軍部楊參座說,計劃調你兼任四十八軍參謀處長,主要協調176師與138師配合作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