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換防(四十二)(2 / 2)

莫敵笑道,看來還是何得貴有遠見,打造了這樣一塊地盤,吃喝無憂。覃基石搖搖頭說,如果何得貴一旦成為嶽西縣縣長,隻怕野補團的日子還不如176師和138師兩個師部,因為沒有一點撥款,靠繳獲,不能完全填補缺口。更何況西六縣經梅城一役,基本平定,巢湖西南,因廬江一戰也不可能再起戰端,無戰則無收,野補團繳獲堪憂。莫敵也知道,何得貴成為嶽西縣縣長,意味著十九個兵站全部被嶽西縣『政府』收編,收益也盡屬嶽西縣。此舉的最大收益者,自然是嶽西縣『政府』,絕對不是野補團。但是莫敵不會出言阻止何得貴的高就,成為縣長與一團後勤主任的差別還是相當大的。

想到這裏,莫敵問道:“基石兄可有興趣也出任一縣之長?我可以讓何得貴把他的兵站人員分出一部分,讓你帶到任所,完全照搬嶽西經驗,把一縣收益盡收囊中。”

“那自然好,隻是很難找到嶽西這種縣,兵站製度能大行其道。”覃基石說。

“有的。”莫敵說。

“哪裏?”覃基石問。

“遠在天邊,近在左鄰。”莫敵回答。

“霍山!”譚何易與覃基石同聲道。

莫敵點點頭,霍山,138師離開後,成了四十八軍軍部的駐地,軍部上麵撥付的費用足夠,對地方要求不大,收入都歸了縣『政府』。嶽西縣黨部主任原本計劃把霍山縣縣長弄走,把嶽西的江縣長調往霍山,這樣一來,嶽西霍山兩縣都與他建立了關係,既然如此,不如讓李品和把並不太善於經營的江縣長直接調往立煌,在省『政府』裏安排一個職務,把霍山留給有經營能力的覃基石。莫敵在漫水河兵站住了一晚,知道霍山的兵站與嶽西的差距。隻要把霍山的兵站建設達到嶽西的水平,所得的收益起碼是嶽西的五倍。就憑對李品和的了解,他眼紅這筆收益已經不是一天,隻是苦於沒有人去做。如果覃基石願意去占領,他又何樂而不為。

覃基石知道這事必須抓緊,站起身來,對譚何易和莫敵說:“我不陪你們了,馬上去天堂畈,找何得貴,這個事不能等。”

譚何易和莫敵相視一笑,這種機會,得之不易,確實不能放過。

吃完鍋巴湯,兩人用牙簽剔著牙,在鍋巴店停下喝茶。蔣春陽去了無為,李宣去了廬江,不在天堂畈,師部很是清靜,與其回師部拍蒼蠅,不如在店裏看風景。莫敵問譚何易,對於軍部設這個桐廬無警備司令部有何見教,特別是如何看待警備司令部和176師的雙重管理,會不會產生矛盾。桐廬無三地,養活三個團沒有問題,再多養活一個警備司令部,會不會增加當地『政府』的壓力。

譚何易笑著搖搖頭,問莫敵,你認為警備司令部是個什麼機構,需要有多大的作戰力量,主要職能是什麼?莫敵不太清楚,搖搖頭。譚何易告訴莫敵,所謂的警備司令部,有三大職能,一掌握警備工作情況,製定駐軍警備執勤任務,組織實施臨時警衛勤務。二組織協調駐軍參加集會和協助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管理警備分隊和收容所,幫助過往軍人解決困難。三做好兵源的掌握和準備工作,隨時征兵,補充作戰部隊。這種職能的部門,與作戰部隊不會存在雙重管理?譚何易告訴莫敵,粟廷勳升副軍長,是因為他之前沒有在詮敘廳留檔。國民革命軍軍事委員會規定,作為部隊主官,必須是詮敘軍官。粟廷勳這個警備司令,也是一個過渡,他的下一個職務,應該與莫德宏一樣,回廣西當任一區警備司令,時間最多一年。二十一集團軍,像他這樣的老長官還有幾個,程樹芬、漆道征、莫樹傑。相對而言,莫樹傑年輕一些,估計頂的時間也會略長一些,但是,終究還是會走同樣的路。莫敵想想也對,王讚斌,桂樂師管區司令。莫德宏,潯梧師管區司令。淩壓西,邕龍師管區司令。這些老長官,似乎都走的是同一條路。周祖晃和韋雲淞,如果不是早早調回廣西,估計也逃不掉這條路。

“按照且觀(譚何易號且觀)兄所言,這個警備司令部並無太多實職,以務虛為主。”莫敵問。

“虛則實,實則虛,虛虛實實,誰又講得清楚。”譚何易說:“就比如麵前這鍋巴湯和醃鹹菜,到底是喜歡鍋巴多一些還是喜歡醃菜多一些,估計誰也說不清楚,如果餓了,自然會偏重鍋巴湯,如果上一壺老酒,隻怕醃菜更受歡迎。”

莫敵點點頭,果然如此。

喝了一口大碗茶,衝淡了醃鹹菜的重口味,帶來淡淡的清香。嶽西的茶與立煌的茶略有不同,立煌的茶,講究天然與環境,自然之茶,天然之味,“茶”字拆分,則為人在草木間,代表著人與自然的共處。天柱山上的禪茶講求“禪茶一味”,“禪”是心悟,“茶”是自然,“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

湯池之行不虛,很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