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換防(四十五)
這個地方我來過!莫敵笑著問周孟雄,不是帶我去住的地方嗎?周兄怎麼把我帶你的老巢裏來了!這個地方,位於桐城八卦城的西南休門,這個門不吉利,所以從建城開始就一直沒有開門,而是弄成一個城門的樣子而已。緊貼城門裏的是桐城的護軍營房,兵為凶器,安置在休門比較合適。桐城城牆拆除後,這個老護軍營房才顯『露』出來,成了桐城的駐軍所在地,當年劉鎮華任安徽省『主席』,劉茂恩的十五軍某部就駐紮在這裏。抗戰暴發後,四十八軍移駐安慶,最先在桐城屯兵的是覃振元,團部就安置在這裏。周孟雄接手528團團長後,把部隊一分為三,這裏隻留了團部和李德華營,另外兩個營,龐次南營在呂亭,龍應雲營在新渡。上次莫敵在桐城逗留了一個來月,這個地方來過不少。
“嘿嘿,從現在開始,這個地方就不再是我的老巢,是莫兄弟你的據點。”周孟雄笑著說:“接到軍部通知,我第一時間把這裏騰出來,用作桐廬無警備司令部,我528團帶一營遷往孔城。”
“鵲巢鳩占,這怎麼好意思。”莫敵知道這個地方夠寬暢,夠方便,是用作警備司令部的好地方,不過平白占了528團的團部,有點汗顏。
“有什麼辦法?”周孟雄搖搖頭。
“官大一級壓死人。”一邊的縣長魏際青不無嘲弄的說:“一份電報一句話,由我們安排桐廬無警備司令部相關事宜,莫處長你是明眼人,你說說,整個桐城,除了這個地方,還有哪裏合適做警備司令部,我倒是願意把縣衙門讓出來,可也不夠大是不?”
聽出了魏際青的不舒服,周孟雄打著圓場說:“我也想搬出去。沒有桐廬無警備司令部,在桐城這一畝三分地,軍是我,政是老魏,大家互相配合,互相協作,有酒大家喝,有財大家發。有了這個警備司令部之後,這個平衡可就打破了。不怕說句不好聽的,將來桐城八卦城裏有了一員中將軍,我小小上校,同處一座城裏,晨昏定省可少不了,就算不累也麻煩,不如搬出去,十天半個月不見一次,幹淨。”
“你幹淨了,我可就麻煩了!”魏縣長說:“大凡縣裏的警備司令部,級別不高,司令大多是中校,最多也是上校,在縣長麵前,不說低半格,起碼平地平坐。比如莫仲慶中校,調到定遠任警備司令部司令兼任民團團長,這就比較合適。桐城這下好了,直接來一個地區級的警備司令部,坐陣的還是位中將,還讓不讓人活。”
莫敵大笑,的確如此。問周孟雄,莫仲慶調走後,調誰過來任團副,周孟雄告訴莫敵,是138師之前的野補團團長顏俊隆,現在孔城團部,你認識他嗎?莫敵點點頭,說都是野補團團長,認識的。周孟城搖著頭說,打而優則仕,顏團副出任團副一職,是有下降之嫌的,同是野補團團長,一個升為軍參謀處長,一個降為團副,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莫敵搖搖頭,說,參謀處長是虛職,明升暗降,從野補團調到主力團,即使是團副,也算明降實升。周孟雄哈哈大笑,說讓莫敵過幾天去孔城,把這話再說一遍給顏俊隆聽,看看顏俊隆會不會吐血。
護軍營房平來就不小,加上這些年覃振元和周孟雄不段完善,不用作任何改造,就是標準的警備司令部。莫敵讓孫誠帶人去做了一塊招牌,掛在護軍營大門口,警備司令部就算正式成立,至於開展工作,那得等到司令粟廷勳大人駕到才行。至於粟大人什麼時候才能移駕桐城,莫敵不知道。
二十人的小衛隊,莫敵留了十個人在警備司令部裏,諾大的軍營裏空空『蕩』『蕩』,幾若無人,軍營中的幾棵大紅豆杉,巨大的冠蓋下,悄然靜肅,顯出一副與軍營不相符的寧靜。孫誠帶著另外幾人,開始利用自己的六輪卡車創收,他們的優勢是西六縣的人脈,樅陽的劉仁開,高河埠的劉進,廬江的覃振元,潛江的韋介伯,誰都不會對自己這輛九四式六輪卡車說個不字,於是,迅速成為孟俠鎮排名第一的押鏢車隊。很快,以孫誠的六*卡為龍頭的車隊,就成了西六縣的交通安全標誌。方向盤一轉,黃金萬兩,日子過得充實而暢快。
留在警備司令部的人,主角是機要員,每天接收來自各地的電報,彙集成資料交給莫敵,莫敵興趣來了,就看一看,沒有興趣就扔在一邊。每天在營房裏散步,倒也休閑。軍營的西角,有幾塊石碑,記載著當年太平軍在桐城屠城的經過,記錄者是桐城練首胡潛甫,碑曰:鹹豐三年十月,安慶賊竄桐,當聞警,整隊會馬三俊,禦於南河,探賊聚蔣家山,施放槍炮『藥』熾,勇棄械東奔。練勇力單,初見賊百人接戰,及大股雲集,黃旗蔽天敗績,城旋陷。賊開刀殘殺,比戶搜洗,先則逢人則刃,後則牽至城頭劈死。計老少『婦』孺死者三千五百人,斯二百年之大劫也!對來自於廣西的這支部隊,當地人字裏行間充滿了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