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進階(六)(1 / 3)

第十四章 進階(六)

一大早,迎著晨曦,莫敵攜妻走上昌江浮橋,清晨的昌江明媚動人,波光粼粼,東方的朝陽,透過半醒的古鎮,從浮橋的那頭映『射』過來,把整座木橋勾勒出一道剪影,如西方的現代立體畫。晨曦映照下的莫敵,精神抖擻,腳步輕快,頭發隨著步子而有節奏的起伏,果然是青春好年華。

注意一看,才發現莫敵之所以如此神氣的原因,身上沒有背著那個老土的布包袱。更沒有那條惡心的小孩背帶,代之的是一個十分有形的雙肩背包,帆布背帶挎過青年裝的衣肩,在胸前用搭扣束整,遠遠看去,竟然與軍人的武裝帶相似。這是昨天在景德鎮老街最大的收獲,一個鐵灰『色』的背包。賣背包的鋪子是鬥富巷盡頭一個不起眼的衣帽店,草裏藏珠,老板竟是一位留日歸來的學生,在外麵高不成低不就,回到景德鎮繼承家傳的一口古瓷窖。這位留日高材生不愛打理瓷窖,平生喜好服裝,做得一手日式束領青年裝,此外,就是把在日本看到的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進行仿製。這個背包,脫胎於日軍行軍背囊,用的布不是日軍的帆布,而是當地的厚土布,背帶卻是從日本進口的帆布,結實紮實能承重。結果,做了好幾個掛在衣帽店的牆上,一年多了無人問津,直到莫敵兩口子逛得無處可逛,才逛進這家店鋪。

莫敵一眼就看上了牆上落了一層灰的背包,他對日軍背包可謂極度可解,上麵的束口,外麵兩個附袋,周邊一溜的綁繩,最重要的是,方便省事,上肩即走,又可空出雙手,吃飯打仗兩不耽誤。之前在野補團時,普通士兵人手一個日式背囊,少尉以上軍官配發一人一個日式四方型帆布雙肩背包,把羊『毛』氈卷成筒,在四方帆布雙肩背包上綁上一圈,吃飯住宿,幾天的供給,全部解決。好不容易看到一個自己滿意的,二話不說,連價都不還,當即買了一個。回到旅社,把兩個布包袱的物品盡量壓在背包裏,莫敵一人便可背負,至於周世銘,側挎著一個布袋,一身休閑,輕鬆了許多。

說是要把十個光洋全部花掉,結果也隻是說說而已,不僅沒有全花出去,是一個也沒有花出去,因為還沒有把之前賣耳飾的錢花完。不是舍不得花錢,是接下來的路程實在太長,沒必要加重負擔,以至於周世銘看上了好幾套青瓷茶具,也隻好住手作罷。還是在莫敵的勸說下,周世銘買了一套西式女裝,莫敵也買了一雙講究的黃牛皮鞋。脫了布鞋換上皮鞋的莫敵,配上藏青『色』的青年裝,頓時協調了許多,走在浮橋的橋板上,哢哢有聲。

汽車站的位置,昨天已經看好,票也已經預購。在車站起吃了一碗肉餅湯送冷粉,再用飯盒裝了滿滿一盒餃子粑,便聽到有人搖著鈴鐺一路叫喊:去鷹潭的上車了!去鷹潭的上車了!

莫敵衝周世銘一笑,說:“這個辦法不錯,提醒得當,不會誤車。”

走進車站,一個人迎麵走了過來,一看,是鄧小中尉。看到莫敵,鄧小中尉笑嘻嘻的見了個禮,說:“總算等到莫長官了。”

莫敵有點意外的說:“鄧中尉是專程為了等我?”

鄧中尉把手裏的一個小藤提箱遞到莫敵麵前,說:“我們師座沒有空,隻能讓我送點臨別之禮,是什麼東西,我沒有看,不知道。就知道,是任務,必須完成。”

聽到鄧中尉這麼說,莫敵連拒絕都不能夠,隻好接過小藤箱,向鄧中尉道了勞,並讓他轉答自己對徐元勳師長的感謝。

走進車站,看到鷹潭兩個字下麵的是一輛正經八百的客車,這還是莫敵第一次看到專門用來坐人的客車,很是驚奇。黑『色』的車體,前麵半截與平時的貨車無異,不同的是發動機蓋的上麵,有一個不小的煙囪。後半截則與貨車完全不是,是一個上半部開著兩排窗戶的車箱,圓滾滾的像個麵包,中間開著一道門,兩個台階,進入車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