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進階(二十一)(1 / 3)

第十四章 進階(二十一)

桂林,廣西省省會,廣西綏靖總署所在地,廣西大腦殼最多的地方。請百度搜索看最全!!民國二十八年,桂林縣改市,大腦殼又增加了不少。隨著大腦殼的增加,小汽車也隨之增多,各種科委辦股也隨之增多,街麵體麵的人也漸漸普通人多了起來,加大量外地客人的進入,桂林這幾年的發展規模,五年前整整大了兩倍有餘。

隻是這些與莫敵無關,你當你的官,我謀我的差,井水不犯河水,當然,有時候也會有所交集,如說今天,他要去的,是廣西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保安司令部。這個司令部在桂林的什麼地方,他真不明白,這個機構也是民國二十九年後成立,如果不是回桂林讀書,也許一輩子也不會跟這個機構打交道。不管怎麼樣,總得找人辦,他要找的人隻有一個,桂林市市長、廣西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保安司令部司令,陳恩元。

一次回到桂林時,因為桂林是行營身份,不僅有白長官坐鎮,還有大軍衛護,韋雲淞,周祖晃等人也在桂林,想辦點事,不愁找不到門路。這一次慘了,十六集團軍全部調往桂南,桂林成了軍方不設防地區,如果硬要說直屬於軍部的部隊,唯有在大風山方向有一個高炮防空旅,除此之外,便是民團和保安團。

去到崇德路的糧油店,沒有見到老五,夥計告訴他,老板打算把左右的鋪麵全部收購,後麵的庫房也盡量收為已有,正在跟旁邊的店老板們談判。莫敵知道這廝是手裏有了錢,不用不甘心,讓他去折騰好了,錢這種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時逢『亂』世,隻要手裏有槍,何愁沒有錢來。

夥計告訴他,保安司令部很近,從山南路往南走,過了陽橋右轉是,環湖塘邊。莫敵知道這個地方,老桂林府所在地。向夥計道謝後,向陽橋方向走去。

從十字街到陽橋,一路都是法式騎樓,一直在樓子裏走,不需要走大馬路。這種騎樓非常適合桂林,桂林,每年都會有一次長達半月甚至一個月的陰雨季節,與長江流域的梅雨相似,不同的是,桂林的陰雨出現的季節略早,而且雨季十分陰冷,刺骨。這個時候,這條騎樓對於商業的作用顯得十分重要,可以是購物者的通道,也可以是老人們休閑打牌下棋的處所,也可以是小攤販們的流動銷售場地,更可以是孩子們遊樂嬉戲的地方。記得從平樂民團調回桂林時,當時的桂林城還以白牆黛瓦和吊腳樓為多。城垣的保存也相當完好,北起觀音閣的北門,南至寧遠橋的寧遠門和昌橋的昌門,東有東鎮門、伏波門、行春門、東江門、定桂門,西城有西清門、寶賢門、麗澤門、西城門,門門通街衢。門與門之間,城牆相互鏈接、護衛著這座“千峰環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王府重衙

武鳴乞丐陸榮廷台後,把廣西省府遷往南寧,直到1936年,廣西省『政府』由南寧遷桂林,隨著新生活運動的倡導,廣西模範省的建設,大量汽車的湧入,原有的狹窄石板路不適應汽車行駛,省『政府』便責成市政建設部門在十字街的東西、南北大道擴建馬路,修成能夠並行兩輛汽車的柏油馬路,並嚴格要求,馬路兩旁必須修一條人行道。為了美觀、實用,凡是向後拆退的房屋,麵前的人行道一律蓋成騎樓廊道。

桂林的騎樓很新,從大量新蓋到今天頗具規模,也不過是六年時間,新的仍然在建,老的尚未顯舊。第二是規模大,因為省『政府』所在地,政策『性』傾斜和商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三是漂亮,與梧州北海廣州赤坎的老騎樓相,桂林的騎樓完全了一個檔次,,無論是實用『性』美觀『性』完整『性』和時尚『性』,都遠超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