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進階(三十二)(1 / 3)

第十四章 進階(三十二)

商城,一片混『亂』。

張光瑋不記得,他這是第幾次跟軍長莫樹傑吵架了。吵架的焦點,就是這次日軍對經扶和潢川的進攻。在張光瑋看來,日軍既然敢來,擺下陣地,迎戰便是。但是莫樹傑的看法則不同,在他看來,放敵進入,勢必會打爛自己的一些壇壇罐罐,與其與對手在內線交戰,不如與對方在外線交火,即使把戰場打得糜爛,爛的也是別人的地盤,與自己無關。張光瑋審時度勢,堅持自己的觀點,日軍南北西太湖合肥商城三路大軍彙攻大別山,此時應主守而不是主攻,雖然內線作戰會吃點小虧,但重要的是可以保轄地不失。莫樹傑認為張光瑋過於保守,不思進取,便向二十一集團軍司令部請示上峰決策。接到命令的二十一集團軍副司令長官張長純,就此問題與負責軍事的張淦也發生了強烈的意見衝突,焦點一樣,作為本地人的張義純更珍惜手裏的壇壇罐罐,不假思索,極力支持莫樹傑,去外線作戰,不讓戰場糜爛自己的轄區。張淦而偏向於張光瑋,此時此際,固守更勝進攻。

爭論的結果是向西安的李品仙討主意。

李品仙的回電很簡單粗暴:由張義純作主。

於是,八十四軍兵分兩路,在莫樹傑和張光瑋的率領下分別主動迎敵。牛秉鑫174師在莫樹傑的率領下迎戰潢川,張文鴻189師在張光瑋的率領下迎戰經扶,至於商城,居然把駐守立煌西南大門斑竹園的劉昉173師調去協防,僅留下淩雲上517團一支孤軍駐守斑竹園。

八十四軍出營迎戰不到半天,消息便傳到桂林。拿著電報,楊彬問莫敵怎麼看接下來的事態發展。莫敵對著電報想了良久,自言自語般的說了一句:纏住四十八軍,拉住第七軍,調走八十四軍,還有誰具一戰之力?

“劉和鼎三十九軍。”伍廷鈞回答得很快,這些天,他天天跟著看地圖,大別山周圍的敵我布置,背得滾瓜爛熟。

“劉和鼎三十九軍!”楊彬倒抽了一口涼氣,這個軍,可沒有一戰之力。心中大『亂』的楊彬不再理睬莫敵們的討論,一路小跑進了機要室,他要第一時間將自己的看法上報,他認為,日軍此次進攻大別山的切入點,既不是合肥,也不是商城,更不是太湖,而是羅田,是滕家堡,是劉和鼎的三十九軍。

老大一走,會場會『亂』,抽煙的抽煙,拉『尿』的拉『尿』,吹年的吹牛,如同菜市場一般。

“劉和鼎的三十九軍,那壓根就不是軍!”吳中堅對莫敵和伍廷鈞說。伍廷鈞問吳中堅何出此言,吳中堅告訴他,在宜棗地區,第七軍與三十九軍曾有過並肩協同作戰,對三十九算是了解。說起來,這隻部隊也算是桂軍的一部分,卻是桂軍中的雜牌。相對於中央軍,便是雜牌中的雜牌。

聽到吳中堅的評價,莫敵也對三十九軍發生了興趣,側耳傾聽。有了聽眾,吳中堅來了興趣,擺開了說書的架式:說來話長,民國十五年北伐,我軍收編了孫傳芳“五省聯軍”中的馬祥斌師和吳新田殘部,合編為第56師,師長張義純,隸屬於桂軍係統。民國十八年春,寧桂分手,該師師長張義純被師參謀長劉和鼎和旅長劉尚誌趕走,部隊改投蔣介石,劉和鼎被委任師長。民國二十六年,淞滬大戰,劉和鼎率部參加,打得不錯。戰後,中央將34師配屬三十九軍,劉和鼎終於擺脫了一個軍隻有一個師的的尷尬境地。之後,在黃河炸花園口,武漢會戰,隨棗會戰,都有參加。十一集團軍成立後,與八十四軍歸屬十一集團軍統轄,又一次成為桂軍的一部分。

果然是雜牌中的雜牌!

大洪山之戰後,第五戰區調整,公秉藩的34師調走,三十九軍又隻剩一個56師。駐守滕家堡後,第五戰區認為三十九軍的確過於單薄,才把第38補訓處人員編為暫編第51師,師長賀光謙,三十九軍又有了兩個師。隻是這個暫51師,實力不是一般的差,吳中堅認為,絕對幹不過自己的一個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