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進階(四十四)(1 / 3)

第十四章 進階(四十四)

餐過後,老道的王衛蒼一眼出自己這一桌人的三六九等,把李祖霖、李人翹、李宣三人拉回到伏龍洲,把空間讓給了莫敵、龔慶元、黃天化和趙國龍。

四張小竹椅,圍著一張竹方桌,方桌,一壺清茶,幾碟小吃。夏季,風從南來,洞北的北牖洞成了首選。北牖洞,風洞的後洞,洞口北向,如窗,洞口有清人陳維湘題刻“北牖洞“三字。一坐下,龔慶元感歎出聲:這還真是神仙生活了!黃天化點頭讚歎不已,說,有此佳境,接下來的半年不會寂寞,隻消殘書一本,冷茶一壺,便可打發時間。趙國龍對四壁的石刻發生了強烈的興趣,東『摸』『摸』,西看看,隻是他對這些東西七竅通了六竅,隻能看個熱鬧,看不出什麼明堂。

“天縱,軍委教育部怎麼會讓你參加這次高級參謀班,我百思不得其解。”龔慶元說:“我在嶽西接到通知時,知道你在其,當時第一反應是為什麼你會參加,國龍這家夥昨天問我,其實我也不知道,也想搞明白。”

莫敵搖搖頭,說:“我也不知道。我之前是內定去成都央軍校參加高級教育班的,也不知道突然換成了陸大的高級參謀班。這兩個班不同的是,高教班為一年,高參班是半年。”

“嗬嗬嗬嗬。”龔慶元一聽笑了,長長的抒了一口氣,說:“不同不同,大大不同。你說的成都央軍校,我知道,在北校場,民國二十四年設為黃埔軍校成都分校,我是分校一期進修生。南京失陷後,軍校本部遷往成都,成都分校與本部全而為一。無論是成都分校還是本部,與桂林第六分校是一樣的,隻要在各分校受訓過,再去本部受訓,意義不大。但是陸軍大學不同,雖然源於央軍校,卻高於央軍校。你如果去了成都,對外還隻能說是央軍校畢業生,但是參加了桂林這次高參班,能理直氣壯的稱自己為陸大畢業生。不同不同,大大不同,央軍校黃馬褂,陸軍大學綠帽子,論時間是建於黃埔的央軍校早,但是級別,卻是建於南京的陸軍大學高。”

一邊『摸』著佛像肚皮的趙國龍樂了,說:“龔大師兄這麼一說,還真有道理,我將來行走也江湖,也敢以陸大學子自稱了。”

“陸大也罷,黃埔也罷,都是一回事。”黃天化笑著說。他是正宗央軍校畢業生,對憑這種東西不是太感興趣,更何況作為天子門生,並沒有得到天子太多的厚待,實在是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在他看來,莫敵能夠在兩年之內完成補訓進修兩級跳,一舉成為詮敘少將,成為四人軍銜最高的人物,不說是朝有人,也是因緣際會。在目前的軍隊體製,師級以單位的參謀長必須是陸大畢業,莫敵有了這個經曆,一次成為軍級參謀長也成為了可能。

今天午餐的八人,王衛蒼和李人翹是詮敘少將,李宣、龔慶元、李祖霖、趙國龍是詮敘校,而黃天化,卻肩扛著桂軍少將軍銜,很是不相協調,因為是夏天,大家都穿著常服,沒有配戴軍銜,否則站在一起,不說高下立判,起碼涇渭分明。

“天化。”龔慶元笑著對黃天化說:“我們知道你去浙江後,更名為黃光化,現在我們應該稱呼你是天化還是光化?”

“天化也罷,光化也罷,都是個稱謂而已,叫什麼都行。”黃天化說:“不同的稱呼,或者能夠代表一個時段而已。龔大師兄這個問題,有點著相。”

龔慶元這個龔大師兄的稱呼,是昨天一來到桂林得到的,高參班班主任,陸軍大學著名校官徐仲德便開龔慶元的玩笑說他是本屆高參補習班的大師兄,年齡最大,資曆最深,又來自於四川,在二十一集團軍的資曆最淺,是年齡最大,資曆最淺的大師兄,於是,龔大師兄便成了大家一致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