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家國(二)(1 / 2)

第十五章家國(二)

民國三十二年的最後一天,曆時半年的高參班圓滿結束,吃完散火飯,睡醒之後,就是民國三十三年,又是新的一年。高參們並沒有急著回原單位報到,而是紛紛回家省親,希望能夠拖到過年,年後再去單位報到。今年除夕是陽曆元月24,拖拖拉拉就在眼前。離開桂林最早的是龔慶元,結業第二天便乘坐歐亞航空公司的飛機直飛成都,打算回四川逛上一回,再回大別山。趙國龍回了平樂,李祖霖回了陸川,李人翹回了臨桂,王衛蒼回了湘潭。隻有一個黃天化與眾不同,歸心似箭,去的是工作單位。他要回去打移交,思樂縣縣長的空位已經懸放了差不多半年,如果再不去上任,就輪不到自己。而邕龍師管區,陳正信早已經挑起了參謀長的擔子,與粟廷勳配合得天衣無縫,把左江流域完全打造成自己的私家花園,梁宜生在左江河上光明正大的走私,越南的各類物資大搖大擺進入南寧。一時間,南寧的物資豐富了許多,粟陳梁等人的腰包也鼓了起來。邕龍師管區已經沒有了黃天化的位置,巨大的收入也沒有了黃天化的份額,不知道黃天化回到師管區後,會不會有所後悔。

莫敵就這個問題與黃天化交換了意見,黃天化說,政客是需要甘於清貧的,如果追求物資,必然是個貪官,自己不打算做貪官,那麼對師管區的收益就無所謂了。莫敵笑著告訴黃天化,政客如果太過清廉,所轄地區的經濟必然不怎麼好,如果太過貪婪,又勢必引起老百姓的反彈,還是要把握好這個度。黃天化說縣長這個位置是自己進入政界的跳板,自己的最終位置,必須要進入中國的政治權力中心。莫敵與他握手告別,祝他能夠順利朝著自己確定的目標前進。

送別了各位,莫敵把自己的檔案交到綏靖公署,解下戎裝,換上便服,桂林街頭,便出現了一個極不起眼的身影。莫敵不會經商,糧油行裏插不進手。不會釣魚,漓江邊隻能隨便走走。不擅棋牌,麻將牌九不感興趣。於是,桂林大量的摩崖石刻成了他留連忘返之處。好在張香圃們知道他不再需要上課,大家都湊趣,賀喜酒宴一台連著一台,一直安排到過小年。

張香圃說得很有趣,桂林市裏將軍不少,可沒有幾個跟他們有如此深厚的交情,從當年小小的少校一直玩到如今配上了將星,這一切都是大家親眼見證,這份祝賀雖然來得比較遲,但是仍然是拳拳情意。盛情難卻,再加上這些人大多是與自己老五同是生意場上的朋友,莫敵也不敢怠慢,逢請必到,盡力應酬,一時到也毫不寂寞。有好幾次,封裔忠有空,莫敵便把封參謀長拉上,讓唐杞、姚槐、梁無涯、當梁中渡等人一起出席,在軍

商兩界中間搭起了一座橋,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對手多道牆。花花轎子人抬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商界的領軍人物是張永發布店的老板張香圃,看到莫敵在軍中的交遊甚廣,張香圃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平時這些人想請出來吃餐飯都難,如此好的機會怎可放棄,一時間,酒宴的檔次直線上升,一些之前沒有請到封裔忠等人吃飯的商家一再要求重請,居然還排不上號。

張永發布行在桂林已經是首屈一指的大商行,後庫街西頭的門店十分寬闊,號稱桂林第一布莊。之後又在水東門和東江開了第二第三家店麵,開一家旺一家,在桂林,無人敢攖其鋒。張永發布行的成功之處,不僅僅是販賣布匹,主要是產供銷一條龍。在淡季時,大量囤積棉紗、藍靛,委托手工業戶織布,這猶如辦了許多分廠,借雞生蛋。除了布匹營銷,張老板還在桂林買了房產十三處,在全州買了房產五處,回到老家零陵也買了房產五處。由於資金的大量富餘,還買了千多畝良田,租給農戶,收取地租,獲利甚厚。按照張老板的說法:“我家有兩個金飯碗,一是做生意賺大錢,一是頭田地收地租。兩位一體,互相為用。”

莫敵深以為然,他回到家中對莫老五說,不僅要搞好桂林的糧油行,還要繼續擴大家裏的土地數量,打下的糧食可以直接進入糧油行銷售。同時,還要擴大橫向聯營,比如宜山和左江等地,與外地互通有無,增加糧油行的經營品類,從而獲利。

在桂林過完小年,莫敵帶著夫人回到了老家壽城,今年,能夠在家過年,實屬意外,更覺珍惜。老父親嘴裏雖然不說,可行動出賣了他的興奮之情,他讓莫老大早早的殺豬,打豆腐,做丸子,備年貨,貼春聯,要求在大年二十七,所有的人都要回到家,接下來就是大吃三天直到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