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家國(三十七)(1 / 2)

第十五章家國(三十七)

敵軍三麵夾攻,來勢洶洶,說不擔心,那是假話。特別是東來之敵,雖然相對最弱,卻貫穿莫敵第2縱隊的防區。從蚌埠到確山駐馬店有三條路,一條是水路沿淮河而上,可直達信陽確山。第二條路仍然是水路,從走水從淮河與穎河的彙合處洙河口進入穎河,沿穎上慎城到阜陽,再沿潁河直上太和周口,換小船直達偃城漯灣河。第三條路是水陸結合,水路在慎城上岸,然後走公路取道五十裏鋪、阜陽、臨泉、到平輿汝南。日軍到底選擇哪一條路,至關重要,所謂知己知彼方能取得勝利。

想了解情況,最好是向打前站的兄弟部隊谘詢,目前看來,第一站,應該是二十一集團軍第七軍172師。鍾紀172師,久駐六安,不僅莫敵熟悉,李光浩也很熟悉,但是論私交還是莫敵更深,因此,莫敵以私人身份向172師參謀長李人翹去了個電報,向他了解日軍的進軍情況。

李人翹的回電很快,估計這個電報不僅是給莫敵,同時也是給上峰的情況通報。在電報中,李人翹告訴莫敵,進犯日軍番號為第65師團,這是一個新成立的師團,1943年5月以獨立混成第13旅團為基幹在蚌埠一帶組建,師團長太田米雄中將。作為新組建的屯田類師團,沒有聯隊編製,而是旅團直轄步兵大隊,一個旅團五個步兵大隊。因為師團各部分駐皖北各地,需要從各地集結,隻能就近抽調兵力,因此,進犯日軍的編製十分雜亂,領軍者為第65師團參謀長藤田固大佐,下轄的部隊有71旅團的,也有第72旅團的,總共是五個步兵大隊和一個炮兵大隊。因為要趕時間,在蚌埠和田家庵一帶征集了大量的船隻用於運輸,從船隻的大小和吃水程度看,日軍的步兵部隊可以坐船直達烏龍集。到了烏龍集後,預計日軍可能會兵分兩路,一路換小船上汝南,一路則走陸路過正陽。為了輕車趕路,這部分日軍沒有攜帶75山炮一類的重武器,甚至連70步兵炮也帶得不多,炮兵大隊以80曲射炮為主。

為了遠距離攻擊日軍船隊,二十一集團軍參謀部定下計劃,以千均之力一舉砸翻。不僅第七軍炮兵團隨172師北上,四十八軍炮兵團也在李柏成的率領下北上增援,目前,攔截陣地已經在鳳台縣的魯家口擺開。

從電報中可以看出,李人翹對此役可謂信心滿滿,兩個炮兵團協同作戰,這在二十一集團軍還是首次,可以預見,介時落在淮河裏的炮彈是如何的密集,日軍在火與水中煎熬又是如何的賞心悅目。

“李人翹在高級參謀班最好重炮大火力,這次滿他的意了!”莫敵說,對這位同學,他知之甚深。

“是啊,此路日軍並無攜帶太多重

武器,船隻又多是向民間征集,沒有武力,遇上兩個炮團的克魯伯,必然是災難。”鍾鼎鼐也認為此役勝算比較大。

李光浩對鳳台一帶比較熟悉,把魯家口一帶的地勢連說帶比劃向莫敵和鍾鼎鼐描述了一番,最後總結說:“不說克魯伯,隻要有足夠的九八式擲彈筒,也能把此段淮河封鎖,我以為,此役藤田賊寇在劫難逃。”

然而,事與願違,兩天後消息傳來,日軍竟然打了172師一個措手不及,因為藤田固帶出的人馬不僅僅隻有人,還有馬。在船隊前進時,一支騎兵大隊竟然與船隊並行,就在炮兵隊放了一輪炮,打翻了一批船隻,看到日軍落在水裏變成一朵朵血花,炮兵退了炮殼,準備下一輪攻擊時,日軍騎兵大隊從側後向炮兵陣地掩殺過來。一時間,把炮兵嚇得屁滾尿流,為了活命,隻能棄炮往直接往沼澤裏跑,才免去了被騎兵馬刀剃頭的噩運。看到跑遠的炮兵,日軍騎兵也沒有趕盡殺絕,隻是把所有的大炮和彈藥集中起來,全部炸毀。

因為炮彈突如其來,日軍猝不及防,船隻在之前的炮擊中,損失也不小。四分之一的船隻被毀,近千人死傷,基本上一個步兵大隊宣告報廢。藤田固讓騎兵大隊掩護傷員和救護留守人員及護送人員去往慎城,其他部隊繼續沿淮河西進。

失去了炮兵的172師,成了無牙老虎,在淮河邊打了幾次伏擊,效果並不理想。讓人去收容兩個炮團的散兵,情況也不容樂觀,炮與炮彈蕩然無存,人也死傷不少,炮兵頓時成了沒有武器的步兵。四十八軍炮兵團團長李柏成倒是沒有受傷,隻是在沼澤裏泡得太久,被收容隊發現時,已經是高燒得糊塗過去。

接到消息,莫敵對李光浩說:“172師無功,我們隻能頂上,畢竟日軍坐船,172師繞路,隻能越跟越遠。我們不求把日軍消滅,隻要能夠在前頭設置一些障礙,想辦法讓船隊慢下來,才能給172師創造進攻的機會。”

李光浩點點頭,他不糊塗,大局是懂的,說:“天縱的意思是我們主動迎上去,尋找戰機,創造戰機。”

“對。”

說走就走,第二天,馬車、騾車、汽車拉上給養,三支隊七百餘人,及二支隊三百餘人,千人大軍前往臨泉,征集民船直下阜陽。鮦城據點守將成了馬相如,人也隻留下不到二十,到是人人配上槍,一色的三八短步槍,子彈足夠。莫敵告訴馬相如,如果有人來搗亂,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不要死心眼吃眼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