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家國(四十四)(2 / 2)

“屁!”老太太啐道:“一個天南,一個地北,怎麼生?”

莫敵啞口無言,孫誠連忙接過話頭,說:“奶奶,莫長官這次回桐城,就是要接嫂子過去,很快,就能生一個大胖兒子。”

“那還差不多。”老太太滿意了,支楞著兩隻小腳,出了門,一邊說:“你們在這喝茶,我去弄點上等絲棗給你們送茶。張家的絲棗可是前清的貢品,一般人買不到。”

周世銘端著一盤瓜子上來,放在小幾上,說:“這些天,我都聽煩了,如果再不生個孩子,我奶奶饒不過我。福哥,這回你可得帶我去,我不想再聽奶奶一天到晚老生常談。”

莫敵說:“去是可以的,隻是阜陽那邊的條件不是很好,可能會受苦。”

周世銘搖頭說:“受苦總比受罪強。”

不多久,孫夫人劉如雁到了,她一身的派頭,光是丫頭婆子就跟了三個,一個抱著小公子,兩個提了一大堆的菜,看來,今天晚上的菜不用再準備了。不一會,又走進兩個便衣警察,送

進一盆麥魚,一隻燒雞,一大陶罐的封缸老酒。孫誠問他們,阜陽來的弟兄們安排得怎麼樣,他們回答說,已經吃上了,席麵安排在春香樓,那地方婊子多,足夠分配。聽到他們的話,莫敵剛想發作,卻聽孫誠笑道:“老大你別管,你這個衛隊的弟兄,全部是當年警衛營鍾良的手下,跟我是一個桶裏舀飯吃的交情。來到桐城,我如果不接待,傳出去,我的名聲可會大大的受損。”

在桐城呆了三天,莫敵沒有驚動縣長大人和主任大人,隻是偷偷去軍營裏與周孟雄見了一麵,悄悄的來,悄悄的離開。本來不想那麼快走,卻不想真讓孫誠的烏鴉嘴說中,集團軍司令部通知莫敵到立煌參加總結表彰會。

在桐城的三天,莫敵向嶽父請教什麼是商會,入股商會是什麼回事,有何好處。周老板很是得意的說了一通,莫敵這才知道,入股商會是長期駐軍一條很不錯的投資方式,一旦投入,便可得到相對穩定的收入,如果投資足夠大,每月的利潤十分可觀。難怪羅衛選擇了這樣一個投資方式,自己回到阜陽是不是也應該與當地的商會取得聯係,成為股東,獲得收益。

然而,想法很好,現實卻十分蒼白,回到阜陽的莫敵悲催的發現,諾大一個阜陽,居然沒有一個正經八百的商會,自己手裏一大筆的法幣,居然沒有地方可以投資。看到莫敵一籌莫展,周世銘笑到打跌,說:“一直聽說莫天縱打仗如做生意,沒有想到,做生意的莫天縱遠不如打仗得心應手。”莫敵很是虛心的向夫人請教,周世銘說,派出幾個小部隊,穿上便衣,去到正陽、上蔡、確山、汝南、息縣一帶用法幣換老頭票,如果不出意外,一元法幣,隨便可以換到一點五元到兩元法幣,到時候,再用這些法幣去廬江與交給羅衛兌換,兩邊吃差價,中間賺利潤,足可以養活2縱隊這兩三千人。

莫敵這才知道,自己居然隻會盲目模仿,不會就事論事,轉化變通,是為食古不化,冥頑不靈。羅衛地處廬江,環境穩定,貿易繁榮,自然可以入股商會。自己在阜陽,除了每年一漲一落的黃河水,真不知道還有什麼貿易往來。自己的優勢,是距離平漢線近,日軍占領了平漢線,老頭票自然會隨著華北方麵軍的增加而增加。日軍在本地采購,全部用的是老頭票,而當地的老百姓,卻對老頭票卻是深惡痛絕,寧願半價出手,也要換回法幣。這種商機潛力巨大,自己偏偏還要東施效顰搞什麼商會,實在是愚笨之極。於是,請夫人出馬擔任會計,立即派出人馬,向日占區開通兌幣之路。

莫敵自己卻沒有辦法親身感受換幣所帶來的喜悅,因為他在回到阜陽的第二天,便與李光浩一起,去往立煌。

立煌,頗

具節日氣氛,滿城歡樂,盡是標語,相對氣氛,內容則單調得多,無處乎南照大捷,日軍必敗之流,沒有什麼新意。坐在威利斯吉普裏,莫敵回到自己在招待所久別的房間。房間裏的陳設,與離開時一模一樣,連同那床沒有疊好的被子。莫敵讓人來換了被子,開窗通氣,好不容易,房間裏的悶氣散去,才能睡人。從臨時房間過來的李光浩笑道,早知道是這樣,還不如把房間退了來得簡單。

莫敵笑著說,這可不一樣,有一間房,就有一份歸屬,沒有這間房,立煌就再與自己無關。李光浩大笑,說莫敵這個想法與第一戰區司令蔣鼎文一樣,哪怕在河南被打得一頭的皰,也要死守在河南,不願意離開。湯恩伯就不一樣,日軍南下,他也隨即南下,離開第一戰區,湯軍團還是湯軍團,響鐺鐺的國軍首席主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