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家國(四十八)(2 / 2)

“以本人之見,以我廣西軍民英勇善戰之本質,定可將來犯之敵擊退。”李宗信信心滿滿,以拳空擊。

隻是他的見解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同,場麵一度冷卻。

“除了十六集團軍三個軍,其餘部隊盡是豫鄂湘大戰後的殘部,隻怕派不上大的用場。”楊讚謨低聲說:“即使是十六集團軍三個軍,也隻有四十六軍與三十一軍是廣西子弟,陳牧農的九十三軍,從重慶遠道而來,新來乍到,人地兩疏,隻怕難以盡力施展。如此一來,應對三方乃至四方來敵,隻怕捉襟見肘。”

“我廣西百萬民眾百萬兵,豈有捉襟見肘之理。”李宗信表示不服,爭辯

道。

“百萬民眾百萬兵,李參座莫非是桃花源中人!”林中奇忍不住開口說:“中央已經取消了廣西的民團製度,如今廣西並不能藏兵於民,一些空有其表的師管區團管區,隻怕一時半會招集不到太多的兵源。”

李宗信直接啞口,楊讚謨歎息道:“當年取消民團製,諾大一個廣西,隻有淩壓西一人反對,看來,淩劍南(淩壓西字)早已看到今日之禍。”

馬拔萃也隨著楊讚謨的語調說:“中央既已取消廣西的民團製,一定有其後手,這次大兵壓境,就看中央如何應對了。不能寓兵於民的廣西,便如同赤手空拳的弱女子,即使拚盡了十六集團軍,隻怕也於事無補。”

會場一時沉寂,過了好一會,才聽到諸葛曙幽幽的說:“明知不可為也要為之,為了廣西千萬民眾,十六集團軍隻能拚盡最後一點力量。我們總不能因為中央取消了民團製度,就消極避戰,置廣大民眾於兵火之中。”

莫敵側頭看了這位一眼,不由暗暗點頭,這位能將廣西千萬民眾擺在前頭,還算是識得大體,難怪他年紀輕輕就能出任八十四軍的參謀長,果然是個人才。

“中央軍,最靠不住的是湯恩伯部,此人是有名的長腿將軍,半年從河南跑到廣西,表麵上看是哪裏有戰役哪裏就有他,實際上是哪裏有惡戰,他就離開哪裏。這次在廣西,估計他也派不上什麼用場。”諸葛曙說:“我們做計劃,切不可把寶押在他身上,否則,自己怎麼死都不知道。”

這一下,連劉和鼎也點頭表示認同。

“容縣方麵是不需要擔心的,信宜方麵的李漢魂三十五集團軍不會連一個混成旅也拿不下。”說話的是劉建常,劉叔雖然有時失之文弱,但是整體觀念不錯,他接著說:“我比較擔心的是西江方向,梧州、平南、桂平一線,防禦極為薄弱,一個沒有人馬的潯梧師管區不可能抵擋得了日軍104師團的進攻。我認為,最先被突破的應該是這個方向。”

“距離這個地區最近的應該是粵軍張馳的64軍。”陸廷選才說完,又歎了一口氣:“這是個救火部隊,沒有惡戰能力,更沒有防禦能力,有等於無。隻能把賀維珍的三十一軍和黎行恕的四十六軍一分為二,一部守桂林,一部守西江。”

說完之後,自己也連連搖頭,認為完全沒有可能。

這時,莫敵拋出了一個新問題,日軍還有一條進軍線路,從清遠從陸路進八步,攻擊桂林的側翼。全場又一次靜默,陸廷選在地圖上站了良久,才說了一句話:“那就隻能把西江交給張馳,讓四十六軍或者三十一軍防守桂東。”

西江交給張馳,其結果所有人都可以預料。

這時,李宗信也提出了解決方案,他認為,有從重慶調來的素有禦林軍之稱

的陳牧農九十三軍扼守全縣,隻需要堅守數日,給施中誠和李天霞、羅奇一段時間的整備,便可以讓37軍、74軍和100軍恢複部分元氣,卷土重來,踞湘江天險而擋住南下之日軍。隻要擋住南下日軍,東邊的日軍就不敢孤軍深入。

李宗信的話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莫敵卻不以為然,把寶押在陳牧農的九十三軍身上,隻怕不妥,倒底不妥在哪裏,莫敵自己也說不上來。更何況,短短幾天,在長衡大戰中損兵折將的部隊也不可能迅速調整到位,比如羅奇的三十七軍,長衡大戰後,能戰者不過區區1700人,完全就是一個空殼。如果在民團製度時期的廣西,一聲令下,從民團中抽調兩萬來之能戰的訓練有素的人進行補充完全有可能,但是現在,隻能是講故事。

會議並不需要馬上得出結果,可以隨著戰局的發展隨時討論,討論意見也不能左右決策者的判斷,隻是起到參考作用而已。於是,在經過第一天的緊張之後,這個高級研討會也變得隨意起來,直到戰局有了全新的進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