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堂哀歎皇上的不重視,若是到時候倭寇大規模來犯,來不及快速反應,到時候就不知道有多少百姓遭殃,隻是徒有李忠堂著急,朝廷不在乎,本著泱泱大唐不與小小島國相爭的理由,朝廷還是不打算作為。
聽李忠堂說完,陳子元才發現大國的帽子實在太重,讓大唐失去了征服世界的野心,若是自己出手將島國收服,千年百年後不會受那麼大的委屈,隻是現在二十世紀還太遠,一切都有太多的可能。
難保島國不會趁著大陸放鬆警惕的時候,給大陸來一次沉重的打擊,想要發展領先世界幾百年的工業革命是不可能,陳子元想起了乾隆對過外國人說過,“若是機器代替了工人,那人們太閑了,勢必會造反的。”陳子元難保李炎或是李忱不會有這樣的想法,缺少這樣的見識,更沒有西方的邏輯學,在這種時候打不開工業革命的大門。
陳子元很無奈這種結果,但是能打一次就打一次,讓島國知道大唐的厲害,至少現在要征服他們,若要讓其頹廢,必要讓其安寧。
陳子元在懷裏『摸』了『摸』,將自己寫的平倭策遞給李忠堂,說道,“李大人,這是我的平倭策,本想著靠您交給皇上,現在好了,隻能讓您看了。”
“你小子有什麼法子!”李忠堂不屑道,還是順手接了過來,現在一籌莫展,死馬當活馬醫。
李忠堂本來不在意,往深處看去,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不一會又金緊皺著,似乎有些地方看不明白。
“子元!這真是你寫的?”李忠堂激動的說道,
“正是!”陳子元不推脫,幹脆應著。
“真是治國奇才!我真想讓你接替我的海軍位置,”李忠堂說道,
“別,別!”陳子元連忙擺手,一想到自己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奔波,便感覺心底生寒,陳子元對大海有一種天然的恐懼感,怎麼敢應下這個差事,況且自己沒有半分功名,朝廷中不知多少人阻止。
“這件事你不用管了,時機到了我自然會說,”李忠堂擺擺手道,“這件事先放下,我們先來談談這平倭策!”李忠堂盯了陳子元一會,才開口道,“你怎麼會認定了倭寇一定會打回來,若是在島國『亂』殺,傳回國內,風評定然不好,到時候海軍都有被撤的可能。”
“是,很多人現在自然看不清,島國多少年回來,我也不好說,島國人的『性』格我揣『摸』不透。”陳子元說道,
“恩,這件事先不要提,不過這群在紹興上岸的倭寇實在過分,不出半月時間,定然將他們緝拿歸案。”李忠堂拍著桌子說道,
“恭候大人凱旋!”陳子元說道,
“這話為時尚早,等到勝利歸來,我自然要去宮裏向皇上說清楚局勢,到時候必然會是派大使道島國說和,倭寇若是不答應,我們在出手不遲!”李忠堂說道,
陳子元隻能應著,他們如何知道倭寇是如何的恩將仇報,這件事隻能徐徐圖之,不能擅自動作,打草驚蛇,到時候島國一裝可憐,自己倒是成了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