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實體產業的冬天】(2 / 3)

他這五年也就養活了200多個人而已,國家又不會給他發一個“拉動就業”獎,交了幾百萬的稅也沒人誇他一聲,他何必那麼辛苦?

不如廠子一賣,享福去,不累死累活搞實業了。

這就是粵東,胡建等地沿海城市,中小企業的普遍情況。

都是一樣的。

再看那些大公司。

李檸,上市公司,2013年又虧損了2個億,股價下跌34%,隻能死撐。

美特嘶邦威,上市公司,新任董事長賣了公司一套房,入賬2000萬元,上市公司報表立刻扭虧為盈,真是諷刺。

安塔,全年淨利潤1個億,全公司上到CEO,下到清潔工,全都高興地像孩子似地,慶祝來之不易的勝利。

360°比較幸運,四年前被楊磊強勢打垮,立刻轉型做童裝,大魚吃小魚,現已成為童裝企業巨無霸,今年淨賺3.6個億。

360°的老總參加服裝產業協會的年會,見到楊磊還很親熱,堅持要請楊磊吃飯,完全忘記了四年前在羊城亞運會上兩人打的頭破血流,反而很感激楊磊把他們逼上絕路,絕處逢生。

再看看大環境。

環保,越來越嚴格了,所有的機器全都要產業升級,淘汰不環保的項目,舊機器賣又賣不掉,新機器死貴死貴,產業升級的成本極高。

工人工資,普遍從一個月2000塊漲到3500塊,還招不到人。

水電氣,土地相關,高稅費,廠房租金,人工福利待遇,全都在上漲。

各種成本暴漲,但在網購越來越方便的情況下,商品的售價卻保持不變,甚至還在下降。

全國那麼多人都在網上賣衣服,你不降價,別人降價,你就賣不動。

企業的利潤隻能逐漸降低,全國的服裝,製鞋產業,沒有一家日子好過的。

關閉的關閉,搬遷的搬遷,破產的破產。

最後,全民炒房,連賣菜大媽都在炒,更別說企業家炒房了,上到90歲的老頭,下到10來歲的毛孩子,都知道炒房賺錢。

整個社會,全部浮躁不堪,沒人肯踏踏實實,靜下心來做事了。

實業之殤啊……

楊磊還在苦苦堅守著,繼續做實業。

他提前很多年就知道現在的結果,提前將工廠搬遷到樾南,在房價沒有暴漲之前,去幾個重要產地提前購買土地建廠,保持現金流,不亂花錢,爭取不融資貸款。

但是X-Sports看似健康的企業運營,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

熬著吧,大家都熬著,看誰熬不過先死,剩下的就能活下來。

三舅現在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繼續幹吧,遇到瓶頸了,幹不動。

不幹工廠吧,他這輩子就會這個,不辦工廠他能幹啥?

三舅打電話給楊磊,說起成本上升的事。

紅楓這個內陸城市本來人工成本就很高,原來那些郊區農民還想找個活兒幹幹,混口飯吃,工資隨行就市,一個月兩三千塊就行。

現在不行了,紅楓成了全國最大的拆遷工地,二環還沒拆完接著拆三環,三環還不行,把原來的路再翻新一遍。

全省的地級城市全部往省城紅楓輸血,整座城市幾千個工地同時開工,走哪裏都是灰塵,全城幾乎沒有一條好路,全是坑坑窪窪,鋼筋大鐵板,每天哐哐哐。

同時,城市拆遷也造就了一大批的城市拆遷戶。

農民們隨便一套房就賠償幾十萬,上百萬,五六層的私房賠償千萬,他們誰還瞧得起月薪2000塊的縫紉機工?

三舅抱怨:“幹不下去了,我老廠也要拆了,新廠找了幾塊地方,房租翻了幾倍不說,過幾年還有拆的風險。”

楊磊嗬嗬笑:“你那老廠房賠多少錢?”

三舅繼續歎氣:“整個廠子外加院子,850萬。”

“850萬還不滿意?歎什麼氣呢,別辦廠了,這幾年你也掙了千八百萬,還想什麼呢?要麼來上滬或者京城,我幫你找關係買一套學區房,落個戶,要麼你就在紅楓二環邊買套房,剩下的錢買輛房車,其餘的存銀行,全國各地到處看看,全世界到處走走,要是閑不住,你就幫我全球各地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