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洗片(1 / 2)

什麼是分鏡頭?分鏡頭又叫作分鏡頭劇本,是導演根據把想象中的拍攝畫麵畫在紙上,並且還配有解說詞、音樂等等,簡單地說,分鏡頭對於拍戲而言,就像建築工程裏的施工圖紙。

看到這一打分鏡頭腳本,陳歌才真正相信徐家偉這個導演是肚子裏有貨的,雖然不知道他肚子裏的貨好不好,但是至少能拍出鏡頭來。

警署的戲自然需要飾演黃承澤的徐家偉出鏡,陳歌會看分鏡頭,但他不懂怎麼指揮片場,所以導演的位子就由阿輝來坐。

陳歌發現,平時阿輝雖然很文靜,不怎麼愛說話,但是指揮起片場卻雷厲風行,稍稍有哪個攝像師出了問題都會遭到他的怒斥。

阿輝到底是什麼身份,陳歌到現在也不清楚,徐家偉也給他沒詳細介紹,不過從現在的表現看,阿輝絕對有過當導演的經驗,而且經驗還很豐富。

第一個鏡頭很簡單,沒有台詞,主要拍攝的是黃承澤在警署的日常。

黃承澤是個剛剛入職沒多久的小軍裝,平常負責的就是巡大街,每天早晨來警署報個到,和同事吵幾句嘴,然後帶著槍去巡街。

每天他隻需要從街頭巡到街尾,然後在登記本上寫一寫今天街上的情況,就可以找個小館子喝喝茶,等著下班。

鏡頭裏,徐家偉一句台詞也沒有,一身軍裝被他幹巴巴的身材穿出了幾分吊兒郎當的感覺,明明是個警察,卻賊眉鼠眼,在路邊攤上拿人家的東西不但不給錢,而且還表現得跟天經地義一樣。

表演微微有些浮誇,但是效果還不錯,陳歌以自己的角度評價徐家偉的演技,這種表演如果放在國內的街上或許有些過火,但是放在香江的街道上卻意外的合拍,因為陳歌在香江轉了幾天,發現幾乎所有的香江人都很飄,他們喜歡在街上大聲說話,不論是打招呼還是吵架,他們喜歡把心情掛在臉上,就連買菜的大媽都能邊賣菜邊唱歌。

第一個鏡頭的拍攝很順利,阿輝一喊停,他就急匆匆的跑過來詢問,膠片攝像機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回放剛才拍攝的畫麵,所以徐家偉想要知道自己剛剛演得怎麼樣,就隻能等著膠片衝洗出來之後了。

這個鏡頭拍完之後,關於警署的鏡頭剩下的就不多了,按照分劇本,剩下的鏡頭分別是黃承澤單獨進出警署的大門,還有警署全員出警。

黃承澤單獨進出警署大門需要拍四次,也就是四個不同的鏡頭,這些鏡頭到後來會安查到不同時間段的劇情裏,而最後一個全員出警的鏡頭需要拍兩次,一次是劇情裏殺人案被發現的時候,另一次是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

警署的這幾個鏡頭,在徐家偉和阿輝的合力之下,正好用了一天的時間拍完,陳歌覺得徐家偉這是在心疼錢,畢竟多拍一天就要多付一天的租金。

一天的拍攝結束,劇組的人紛紛解散回家,香江和內地不一樣,內地的劇組人員都是一直跟組,但是香江這邊就很自由,他們和公司職員一樣正常上下班,如果劇組要拍夜戲,還得給他們加班費。

徐家偉開著車,帶著陳歌、阿輝以及今天剛剛拍好的膠片回到了別墅,徐家偉告訴陳歌,別墅的地下室被該造成了暗室,他們今晚吃完飯要一起洗片子。

洗片?陳歌頓時來了興致,他知道膠片需要洗了之後才能放映,但是還從沒見過洗片是怎麼洗的。

於是,吃完女仆做好的晚飯之後,三個人就擠進了別墅的地下室。

地下室裏很『亂』,到處都擺滿了瓶瓶罐罐,徐家偉進了這裏之後就開始拿起瓶瓶罐罐鼓搗起來,阿輝告訴陳歌,徐家偉這是在配顯影『液』。

陳歌對如何洗膠片一竅不通,但是經過阿輝的講解,他也多少明白了一些,拍攝完的膠片必須經過顯影『液』顯影,然後使用定影『液』定影,才會出現能夠放映的影像,不過這種影像是明暗相反,黑白顛倒的,需要從一個大箱子裏進行負像轉正,才能拿出去放映。

因為膠片要洗成彩『色』,必須要溫度恒定,所以在暗室裏有一台恒溫浴鍋,看起來就像一個科學實驗室一樣。

洗膠片很麻煩,徐家偉經常讓阿輝打下手,陳歌跟在阿輝後麵,不懂的就問,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就這樣,忙活了三個多小時,終於把膠片洗完了,徐家偉這回總算能看看今天自己的表現怎麼樣了,就像別墅的地下室被改成了暗室一樣,別墅的二層也有一間放映室,徐家偉把還沒經過剪輯的膠片往放映機上一放,幕布上就顯示出來他們今天一天的拍攝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