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等不起(1 / 2)

大觀樓確實很大。

陳歌從公司的資料裏得知,大觀樓的麵積是一千一百平米左右,大約是陳歌手裏那套四合院的五倍。

但是,光從麵積上了解一個建築的規模是很抽象的,因為任何一棟建築都是立體的。

先從外麵說,大觀樓的外形是類似於鳥巢一樣的橢圓形,劇院周圍是寬度大約兩米的綠化帶,並且分成了草坪、灌木林、花圃等不同部分。

讓陳歌有些驚喜的是,大觀樓竟然有自己的地下停車場!雖然這個停車場的麵積隻有五百來平米,但是,對於現在的京城來說,這個麵積的停車場已經夠用了。

從正門走進去,是一個小廣場,廣場裏有售票台,儲物櫃,還有標誌了廁所的牌子。

公共廁所,這是目前香江許多小規模電影院都沒有的東西,沒想到竟然在這個京城的私人劇院裏出現了,這實在是讓陳歌有些驚訝。

在王春雷的引領下,陳歌和張升等人從員工專用通道走進了後台。

後台裏,有化妝室,盥洗室,燈光、音響控製室,當然,讓陳歌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排練室,因為排練室的麵積比較大,完全可以設計成一個兩百人的小放映廳。

可能是王春雷故意安排,今天劇院沒有開門,所以一行人可以到貓道上觀摩整個舞台。

劇場的舞台是三麵式舞台,觀眾席分了三個梯形區域,陳歌估測,大廳裏大概有一千兩百多個座,而且看起來絲毫不擠。

劇院高四米二,但是卻隻有一層,這就是劇院的局限性,因為需要設計舞台效果,大廳的必須要有足夠的高度,否則升不起來起降機,演員吊威亞都是大麻煩。

在這方麵,電影院就占據了絕對的優勢,和劇院相比,電影院不需要太大的後台,也不需要舞台效果,而且隻要隔音做好了,多建個一兩層也不是問題。

所以,現在很多劇院經營不下去之後都改建成了電影院,原因之一就是電影院比劇院對資源利用更高效,而且負擔的成本低了好幾倍!

想要撐起一座劇院要具備什麼條件?

首先一個劇院的規模要足夠大,至少撐起一千人上座,否則賣出去的門票錢還不夠電費,那還怎麼開?

其次,劇場的地段必須要好,不然規模有了,吸引不到足夠的人,那也白搭。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必須要有一個有實力能撐起場子的演員班子,現在內地很多家喻戶曉的老演員都在話劇社兼職,就連楊守河也經常在東嶽大劇院串場,想要撐起一個劇場,必須要找類似的名角來當台柱子!

這三點對於經營劇場來說是最重要的三點,其他的類似於設備、設施、服務等等,都是細枝末節。

所以說,在影視行業沒有發展起來之前,一個劇院的老板那就是“上流人物”,既有名,又有錢,實打實的“大老板”!

現在不行了,影視行業的發展對話劇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連國粹京劇都快沒人看了,更何況話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