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山莊》的劇情陳歌不是很熟悉,所以他需要先看看劇本。
郭俊輝倒是很著急,趁著陳歌看劇本的時候不斷的說一些自己對這部戲的想法。
這段時間陳歌窩在家裏看了幾十份劇本,已經鍛煉出了獨特的技巧,具體的細節略過,抓住大體的主線劇情,所以看起劇本來基本一目十行。
郭俊輝的這份《刀劍山莊》的劇本,文筆非常老練,一看就是老牌編劇攢出來的。
小說改編電視劇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但是“改編”這個詞非常有意思,一本,不同的編劇改編之後,拍出來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所有人都知道,電視劇是不可能完全按照小說來拍的,小說裏有旁白,而且旁白占據的篇幅極多,然而拍電視劇的時候,這些旁白怎麼拍?難道還要專門找個人念?
想一想,你打開電視,電視裏正好播放著大俠與邪魔外道打鬥的鏡頭,就在雙方交手之時,電視裏突然傳來一聲“好一個###!”或者“好一招###!”,那這部電視劇還怎麼看?
除了旁白,小說裏的那些心理描寫,同樣不可能用鏡頭和台詞直接表現出來,比如——
“###心裏大驚,這少年的招式竟然如此高超,難道從娘胎裏就練武不成!”
這一段心理描寫,尤其是“娘胎裏練武”,放在鏡頭裏,演員該怎麼表現?
所以說,很多小說明明寫的非常精彩,但是一搬上電視就突然變得平平無奇,主要是因為文字表達和圖像表達有著一定的差異。
因為這些差異,所以才有了“改編”這個詞,所謂改編,就是為了把純文字表達轉換成圖像表達。
在改編的這個過程裏,編劇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編劇的風格決定了作品拍攝之後的模樣,除非導演完全不按照劇本來,否則編劇對改編後的作品影響力絕對是不容忽視的。
當陳歌翻開郭俊輝帶來的劇本的時候,就對這份劇本有了底,先不說劇情,就從人物、環境以及心理的各方麵描寫上來看,攢這份劇本的編劇絕對是位經驗豐富的“高手”。
很快,陳歌就看完了大體的主線劇情,無非就是一個初入江湖的熱血少年逐漸成長為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俠的故事。
故事的情節不算新穎,但是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最重要的就是讓人百看不厭,必如陳歌上輩子看了十多遍《倚天屠龍記》,張無忌掉下懸崖發現《九陽神功》,還有他陰差陽錯拯救明教的那一段劇情,明明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但是電視劇一播,還是忍不住再看一遍。
“郭導,我看過了,您這部戲裏打鬥的場麵有很多,如果全都用特效的話,估計依然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陳歌看完劇本,一臉沉思的說道。
“不不不!我可沒打算每個打鬥鏡頭都用特效,我隻想把特效用在幾個高手身上。”郭俊輝一聽陳歌的話,連忙解釋道。
“隻給幾個高手做特效?”陳歌覺得郭俊輝的想法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