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早期準備(1 / 2)

李久山的表演效果非常好,當然,如果陳歌這時候有一台攝像機把整個過程錄下來的話,那就更好了。

同樣做一件事情,專業人士和不專業人士的差距在哪裏?專業人士做的更快、更好,而不專業人士或許同樣能做完,但是從效率上就很難和專業人士相比了!

陳歌知道,自己靠著上輩子的記憶摸索,也能完成這種新式的武術設計,但是,他有那個時間和精力嗎?沒有!

陳歌的精力現在必須放在電影的拍攝上麵,不論是邵氏還是自己的公司都得靠他來撐著,而且內地的電影市場逐漸繁榮,輝煌製片公司的發展也越來越快,陳歌哪裏有時間來研究這個?

相比之下,李久山就輕鬆多了,因為他本身就是幹武術指導這一行的,而且還去過米國,見識過各種流派的搏擊術,想要根據陳歌的要求研究出這種新式的武術設計就容易多了。

“李師傅,您設計的這幾套動作對演員的武術底子要求高不高?”陳歌看到李久山表現出來的效果,忍不住激動的問道。

“不高不高,你這種水平的完全沒問題。”李久山笑嗬嗬的說道。

陳歌是什麼水平?簡單來說,陳歌也就會擺擺架子,他連腿都拉不開,表演踢腿的時候,腳腕上要綁上幾層棉布,靠著甩腳腕才能把腿踢的足夠高。

對於真正的搏擊來說,越是花裏胡哨的東西越弱,但是電影不一樣,越是華而不實的招式,表現出來越好看。

陳歌最喜歡的招式是什麼類型的招式?就是這種看著好看而且要求又低的招式。

招式好看,就能吸引觀眾,要求越低,就能在選角的時候降低這方麵的標準,優中選優。

“除了這些群打的戲份,李師傅對其他打鬥鏡頭研究的怎麼樣了?”陳歌又問。

“最難的群打我都弄好了,其他的還用說?”李久山說起這個來忍不住得意的笑了。

其實陳歌給李久山的這些分鏡頭腳本並不詳細,畫出來的動作怎麼能夠和拍出來的動作相比?光是流暢性上,兩者就差了十萬八千裏,除非陳歌把這些打鬥的動作一幀一幀的畫出來,但是陳歌哪有那個功夫?

因為畫的不詳細,所以李久山設計這些打鬥動作的時候就經常遇到動作連接不上的情況,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李久山都得靠著自己的經驗把缺失的那部分給添上,使得畫裏的動作連貫起來。

從陳歌把分鏡頭交給李久山到現在,正好過了一年的時間,這一年裏,李久山除了教徒弟練拳,順便跑跑劇組當一當武術指導,剩下的時間都用在了這上麵。

這一年裏,李久山靠著自己紮實的功夫和廣博的眼界,硬生生把陳歌交給他的兩百多張武打動作分鏡頭完善了出來,光憑這一點,就足以讓他感到得意了。

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陳歌和李久山詳細討論了關於《功夫》裏的武術動作、人物角色以及鏡頭效果等問題,一直到了深夜,陳歌才心滿意足的回到了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