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狗屁領導
‘秦主任好!秦主任好!’早上當秦方從大廳向診室走去,許多原本在大廳中閑聊的實習醫生和護士都恭敬的站直了身子,希望能給這位濱海聞名的濱海內科聖手相中,收為關門弟子或者調到秦方手下打雜,對,大家沒聽錯,就是打雜,請不要驚訝,這是因為有前例可循的。‘你好,你好’秦方謙虛的微笑向這些年輕人打招呼。
原來,隨著秦方名氣越來越大,病人越來越多,醫院剛開始準備給秦方陪兩個助手的時候,很多實習醫生和護士都不願意,為什麼呢?濱海做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人口超千萬,而濱海國立醫院又是濱海市綜合實力最強的綜合性三甲醫院,占地四萬多畝,醫護人員一萬多,主任醫師(教授)四百多位,副主任醫師一千多位,其他主治級別醫生多如牛毛,執業醫生更是遍地走,助理醫師你就不要說你是醫生,最好說自己是實習生或者進修生,要不別人會鄙視你。
為什麼這麼講呢?既然是這麼牛逼的綜合性醫院一般來這裏實習的級別都是國內靠前幾名醫學院校的實習生,這些學習了五年、八年甚至十年的醫學生個個都奔著遠大目標而去,出來個個都是執業醫師,隨便奮鬥兩三年,考個主治醫師輕輕鬆鬆,而且年輕人向往的都是神經外科、胸外科及心髒外科等可以讓自己大展抱負的崗位,這麼會去選擇給一個內科大夫做助手,雖然這個內科大夫醫術不錯,可那不是哥的選擇,這是很多實習生當時的想法。
院領導一看,既然沒人願意去,正想隨便指派兩個人去的時候,大內科的王主任發話了,這些實習生都是年輕人的心性,內科病人多,工作累,還沒收入,大家不願來也是情有可原的嗎,如果醫院隨便安排兩個不願幹的來就是給我們內科添麻煩,我看可以給願意來給秦主任做助手的每人每月補貼兩千塊錢嘛,自願原則。院領導一想也是,反正幾千塊錢對醫院來說連毛毛雨都不算就點頭同意了,並且很快全院發通知。
看到去內科做助手有補貼拿,有些人還是動心了,要知道他(她)們來海濱國立醫院實習百幹活一年不說,還要交上不菲的實習費;但是大部分實習生不屑的癟了癟嘴,心裏嘲笑道兩千塊,在濱海這做國際化大都市每個月的房租都不夠,還是趕緊去神外或者胸外實習完後年回家鄉做個醫院主幹,一個月萬兒八千的不是隨便拿。很多原本已經動心的實習生也打消了這個掙小錢的計劃。
最後,來至首都協和醫學院的羅雪和向梅自告奮勇給秦方打下手,原來羅雪和向梅是同一個班的五年製臨床本科生,兩人在學校成績優異,有導師願意留兩人讀自己的碩士研究生,但兩人都是出至家庭貧困的農村,本科五年的學費基本都是靠獎學金和勤工儉學撐起來的,如果要讀碩士研究生家庭經濟根本支撐不了,於是兩人來濱海醫院實習,準備實習完了就出去找工作,現在醫院有這麼一個機會能讓兩人掙到錢可以減輕家庭負擔,而且去給自己的學兄做助手,境況應該不會差,於是兩人自告奮勇向醫院提出申請去內科,醫院巴不得有人去,當然毫不猶豫批準了。
羅雪和向梅來到秦方的門診後徹底被秦方的醫術征服了,直歎來內科來對了,對於自己的學妹,秦方毫不留私的傾囊相授,不過兩人興趣還是有不同點,作為大山裏出來的孩子,羅雪自幼對中醫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感覺,更喜歡專研中醫養生之道,向梅則更偏向於西醫,對秦方的診斷技術和用藥學更感興趣。
對於羅雪和向梅兩人秦方亦不勉強,都說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她們感興趣的秦方全力支持,不敢興趣的隨便她們。兩人各自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琢磨越深,越震撼於秦方的博學,要是他們知道秦方最擅長的是心髒外科的話恐怕眼睛都得摔碎滿地。五年磨一劍,最終羅雪創出了她自己的一套中醫養身學理論,被投資者看重,辦了一個養生堂連鎖店,每個星期五的央視中醫養生堂成節目為了許多中老年人必看和必學的養生經。很快羅雪就成為了全國著名的中醫養生專家,收入蹭蹭往上漲,據說身價上億。向梅離開濱海國立醫院後,回到老家蘇城,被聘為蘇城人民醫院內科副主任,隨著被向梅救治成功的病例越來越多,向梅成了蘇城最年輕最出色的內科大夫之一。當很多病人對向梅進行感謝和誇獎時,向梅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是我老師教給我的,我差老師太多了’,當蘇城媒體力捧這位醫界明日之星時,向梅最常說的是‘我不如老師太多’。
抬手看了一眼戴在左手上的百達翡麗,時針剛好指向六點,看來今天自己看病的速度又有所提高,秦方心裏默念道。明天是周末,答應方晴和妞妞去動物園好長時間了都沒實現,明天無論如何都不能再拖了,想著方晴秦方看著手裏這塊百達翡麗眼裏充滿了柔情,想當初方晴承受著家族多大的壓力跟他來到中國這個無親無故的國家,自己一定要讓方晴和妞妞一輩子開心幸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