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聽到周瑜說到這些,範辛山自然是點頭答應了,如今隻要能夠守住東萊郡,那麼這些就都是無所謂了。
在說完這些之後,周瑜接著道:
“不過東萊郡的局勢,終究還是要請些援助,還望範郡守能夠給我手續,我為東萊郡搬取救兵。”
聽到周瑜所言,範辛山點頭答應了,無論此策成不成,如今東萊郡局勢都是不容樂觀,請些外援也是必要之舉。
因此,下一刻範辛山便取出筆墨,親自書寫起信件,當寫完之後,便將郡守印取出,蓋在這信件之上,一瞬間有千道金光從其上升騰起來,接著便隱在這印記之上。
折疊好信件,範辛山便將其遞給了周瑜:
“周公子,此信件我寫有,‘見周瑜如見我,周瑜所有的提議和決定,便也都是我的’還請周公子能夠合理運用,為我東萊郡請來強援。”
接過範辛山遞過來的信件,周瑜點了點頭:
“範郡守的囑托,瑜銘記在心,定然不會辜負的,此一去便又不知何時能夠再見,望請範郡守保重。”
“周公子,也請保重。”
說完,周瑜便收其信件,直接轉身離開了,如今時間就是金錢,他們自然不敢耽誤。
看著周瑜的背影,範辛山內心也是五味雜陳,對於周瑜的策略,即便可能失敗,他也要去實施,如若他死他也要死在戰場之上,這樣一來他的罪便能減輕一些,興許還能夠求得天子寬容,他的罪便也就這樣過去了。
而對於周瑜所說的,靈山之地能夠阻擋波才大軍一日,範辛山內心深處並不敢相信,那可是千萬大軍啊!怎能輕易被阻擋!
待到周瑜消失之後,範辛山方道:
“來人,去召集各方將領前來!”
………………
在郡守府之外,周瑜在招呼一眾士兵之後,便上了馬車,向著離開東萊郡的方向而去。
其實這一次來到郡守府,見範辛山,除了幫其守禦東萊郡外,他所為的便是這個信件。
周瑜並不是秦默這等愣頭青,竟然想著以一個縣令的身份去求援兵,這根本就是荒唐之舉。唯有郡守這等身份的求援,方才會被其他勢力所看重,哪怕對方不願意,周瑜也有方法,令其乖乖的援助東萊郡。
因此範辛山的親筆信件便尤為重要,來到範辛山麵前,周瑜借的是自己父親的勢,而去求援,自然需要借助東萊郡守的勢。
…………
當周瑜的求援之路正順風順水時,秦默也在緊張的看著下方的波才軍隊。
在周瑜的錦囊之中,他已經得到了很多信息。其中一點便是時機,周瑜在錦囊中便預測出來,此行波才會讓精銳的黃巾軍隊走在前麵,而黃巾賊寇走在後麵。
在周瑜的錦囊中,便提出了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之策,而具體實施措施也有交代。
想要完全使波才大軍混亂,便需要對其進行精確打擊。如果隻是等其進入山道之中,胡亂的進行襲擊,根本難以奏效。他們這點襲擊對於千萬大軍來說,不過是將石子丟在水道中,而怎樣讓一顆石子使水道的水亂流,便困難了。
這山道極其之長,足有百裏之長,不過這山道再往外走,便會越來越寬闊。
當波才大軍完全走進來之後,秦默便按照周瑜錦囊中交代的,控製著自己的精神力,使周圍天空開始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