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現在,黃巾之亂爆發後,那些顯赫的聖地方才敢出世。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小心謹慎,由此可見那一事件給他們帶來的衝擊力。
“蝕毒聖教的手法我了解一些,但是製造祭壇卻不像其行為,反倒有點像……”
說著,周瑜沉吟起來,他的表情飄忽不定,很是不確定道:
“……陰陽家所為,不過陰陽家早已銷聲匿跡。據傳其家主被始皇帝斬於泰山之巔,以之祭天。也是自那以後,正統的陰陽家便絕跡了,殘存的陰陽家之人,心懷怨念,拋棄傳統的觀念,開始利用陰陽之術,溝通生死之界,期望以之複興陰陽家。”
“也是自此之後,陰陽家淪為邪祟,遊走在神州邊緣,不敢示人於麵,如同鬼魅般存在著。根據臧將軍所言,我估測那祭壇應該是陰陽家所鑄,隻是具體功效,暫且不清楚。”
聽到周瑜所言,秦默陷入思索中。百家的存在,他早就知曉了,如今百家最強大的是儒家,他們是大漢的脊梁,是君主同百姓連通的橋梁,也是君主統禦天下的權柄。因此隻要有王朝存在,儒家便也會隨之存在,並隨之強盛。
哪怕是作為異人的秦默,都不得不重視這股力量,甚至需要去借助這股力量。不過目前這股力量對於太昊來說太遙遠了,他還需要循循圖之。
除了儒家,法家、縱橫家、農家、墨家、雜家也是不容忽視的力量。
法家如今已經隨著皇朝的衍變,徹底融入其中,如今大漢的刑罰中樞便是法家所演變的,法家是大漢的鐵鞭,懲戒著罪惡和叛逆。法家已經是律法的代言詞了,所有掌管律法者,都可以說是法家之人,法家的概念已經漸漸模糊。
縱橫家是十分奇特的存在,唯有當戰亂爆發,他們才會迎來活躍和巔峰。像蘇秦和張儀,便是縱橫家的代表。而在如今黃巾之亂爆發,縱橫家的身影再次出現。
他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忠誠謀士,反倒更像時代的弄潮兒,他們不在意最後的勝者,他們隻需要貫徹自己的觀念,使其在曆史潮流中大放異彩即可。
在三國時期,頗具代表性的有賈詡、龐統,足智多謀,能以三寸不爛之舌雄辯群英。
而農家、墨家、雜家,是構成大漢的民生基礎,他們已經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麵麵。不過這三家卻沒有像法家一樣,打碎自我,徹底和大漢融為一體,從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們隻是將自己的思想和產物融入到了大漢基層,但是核心部分,依舊獨立出來。
至今還沒有人能找到這三家的大本營,對於諸侯來說,這三家無論哪一家的效忠,都是極其誘惑人的。
除了之上六家,還有另外兩家則顯得極其神秘。其分別為——道家、陰陽家。
道家追求自然無為,因此超脫世俗,道家之人既不建立宗派,也不幹涉世俗。他們逍遙於天地之間,難覓蹤跡。道家是百家中人最少的,但是卻沒有人敢忽視道家的力量。武俠便是道家開辟的。
據傳,張角所學的《太平要術》,便為道家的功法之一,一共有九卷。而張角不過僅僅學了三卷,便已翻覆天地,執掌風雨,由此可見道家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