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3)

赫舍裏氏早逝皇帝甚為憐憫特意追封她為平妃, 喪儀也按照妃規製來辦,赫舍裏氏生前雖然有生過一位皇子但早早就夭折了, 之後再也沒有能為皇帝留下一兒半女, 終究隻是這後宮裏匆匆過客, 皇帝雖然命幾位皇子穿孝行子禮,但不過也就是走過場的事,喪事結束後過了幾個月漸漸地後宮裏也就不再有人提及她了。蓁蓁和惠妃雖然心裏對她存有憐憫又對她的驟然病逝存有疑『惑』, 不過到底也沒有過多的放在心上, 在感歎過一兩句造化弄人後也就各自放在肚子裏不再提了。

畢竟,惠妃要忙大阿哥, 要忙她的親孫女, 而蓁蓁如今亦有更要緊的事要辦, 那便是胤禛的親事。

大阿哥早已成親多年, 皇太子也成了親,三阿哥胤祉的婚事也定下了福晉不日也要進門,現在可不就輪到四阿哥胤禛了。

當初在給太子選太子妃的時候蓁蓁就打算給胤禛順便也選一選, 後來因為她去了壽皇殿便耽擱下了, 幾年一過胤禛也到了該選的年齡了,蓁蓁如今複又把這樁事給撿了起來。

永和宮這一動可說是平地一聲雷驚動了整個京城的旗人圈。德妃素來得寵,四阿哥又是她的頭生子從小在皇帝身邊長大,頗得皇帝和德妃的寵愛,京圈的親貴也好、重臣也好心裏都如明鏡一般, 這誰要是能把女兒嫁給四阿哥做福晉可是前途無量的好事。

各親貴家的福晉太太、官太太們於是就忙碌了起來, 她們雖然很想直接去永和宮同德妃聯絡聯絡感情, 不過也都知道德妃身子不好不愛見外人。再說,哪裏有女方直接跑去未來的婆婆跟前求親的?可這人不能被一口氣憋死啊,於是曲線救國的聰明人就大有人在了。

頭一個淪陷的就是寧壽宮,皇太後待人謙和,又是宮裏的大長輩,各位福晉太太們都抱著“隻要仁慈的太後娘娘同意了,這事也就是十拿九穩了”的心思,一個個是輪番去寧壽宮請安,想著太後哪天心情好了,尊口一開就把這婚給指了。

太後一開始還沒琢磨出這味道來,隻想著怎麼最近這群人突然有孝心了,來得勤快這麼勤快。過了幾天太後還是品出味道來了,嗬,感情都是上她這來巴望著她給指婚的啊!

可惜蓁蓁一早就同太後說好了,她這大媳『婦』她得自己親自挑,好好挑,於是太後讓哈日伊罕把門一關說是齋戒誰都不見。

這此路不通那就得另尋門路,於是太妃們、其他宮妃們就遭了殃,連向來最冷清的順治爺太妃都有人去叨擾。有的人受了請托心裏雖然不大樂意,但麵子上不冷不熱地應承兩句也就過去了,有的人就氣得半死,心想:德妃兒子議親關我屁事?我兒子的媳『婦』還沒著落呢!

宮裏熱鬧,宮外也沒閑著啊,有些聰明人啊,這眼睛就直往那寬街瞄。除了宮裏,這寬街鈕祜祿氏的一等公府如今可是最受青睞的地方,沒法子,誰叫公夫人是德妃娘娘的胞妹呢。說不動太後,能說動四阿哥這為嫡親的姨母也是好事啊!

這日珍珍一進屋,就見姐姐和惠妃娘娘兩人親親熱熱地挨在一塊,說說笑笑地看著秀女名冊。

蓁蓁抬頭對她說:“你怎麼來了?你那一大家子的事都安排好了?阿靈阿不在京你倒有閑功夫出來。”

阿靈阿上次得了皇帝一頓鞭子後在家老實了半年,不就皇帝就不著痕跡地迅速將他複起,還是專門將他往蒙古事務上調任。阿靈阿也知道皇帝給了機會他就得好好幹,於是撇下珍珍和幾個寶貝孩子,帶著幾個家奴去了漠南辦皇帝交付的秘密差事。

珍珍狡黠地眨了下眼睛,“我是特意進宮上姐姐這來躲躲的,為了四阿哥的婚事,最近家裏門檻都快被人踏破了,姐姐,你賠是不賠?”

蓁蓁和惠妃對視了一眼忍不住笑了起來。惠妃輕輕推了蓁蓁一下,揶揄她說:“你啊,趕緊把你這兒媳『婦』給定下吧,你看你這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珍珍問:“姐姐心裏可是定了人了?”

蓁蓁笑著道:“倒還沒有,不過有幾個瞧著不錯,我剛還在同惠姐姐說呢,你來得倒巧也幫著看看吧。”

蓁蓁把名冊遞給珍珍,珍珍接過翻開冊子見姐姐已經在中意的幾個秀女的名字上畫了圈。

“我和惠妃看著覺得兵部侍郎馬爾漢的大姑娘,步軍統領費揚古的小女兒,翰林院侍讀學士立德的大姑娘,還有你們鈕祜祿家三房下的四姑娘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