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不可告人的安排(1 / 2)

賀蘭敏之擔心,後續的清洗會如他和狄仁傑等人所擔慮的那樣,累及到他們,這並不是杞人憂天,武則天的一些舉措證明他們的擔心完全不是多餘的!

在一大批官員先後被逮捕入獄等待審判後,武則天也準備置換一些各衛的將領,特別是左、右羽林軍,左、右千牛衛,左、右金吾衛等禁軍的主官。在商議這些衛軍大將軍的人選時,賀蘭敏之和武則天第一次起了衝突,雖然這衝突並不激烈,但卻是實實在在的爭執,武則天提出的方案及人選完全不被賀蘭敏之接受,他也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不同意,並費了一大通口舌,說明自己的理由。

賀蘭敏之最在意的是左、右羽林軍大將軍的人選,原本這是他完全能掌領的人馬,他可不更換這兩部人馬的領軍主官,不想對這支北衙禁軍失去控製,他要一直掌握在自己手裏,由自己的親信人物統領。武則天想換左、右羽林軍大將軍的人選,這意思不隻一次地流露過了,隻不過前麵幾次都被賀蘭敏之以沒有合適的人替代現在擔負此職的人而不了了之。這次許多大臣被清洗,武則天又起了此心思,賀蘭敏之依然沒同意,但武則天以程務挺久在邊關,無法任此職為由,決定在其歸來後改授其他職務,左羽林軍大將軍職應由另人擔任。最後兩人都各自退了一步,達成了“共識”!

在賀蘭敏之的堅持下,檢校左羽林軍大將軍薛訥被任命為左羽林軍大將軍,李多祚沒被替換掉,扔擔任右羽林軍大將軍,這是武則天退讓的結果。兩位羽林軍的主將雖然沒被替換,但手下的將軍、中郎將級別的有不少被更換了。這是賀蘭敏之退讓的結果,這結果還是他能接受的。

薛訥取代程務挺,擔任左羽林軍大將軍職,這是賀蘭敏之這段時間以來最希望做到的事,他知道武則天已經不希望程務挺擔任左羽林軍大將軍職,必須要找一個合適的人選,而薛訥是最佳的人選,最能得他信任。現在這目標好不容易實現了,雖然薛訥手下不少將領被換成了武則天安排的人,但指揮權還是在薛訥那裏,最精銳的人馬也由他掌握,賀蘭敏之心裏的擔心少了一點去。

隻是武則天糾結於禁軍將領的人選問題,並和他起了衝突,賀蘭敏之是一點輕鬆不起來,他知道這是什麼預兆,他不能讓他所擔心的事發生,必須要為此做好準備。朝中一大批官員被下獄,一些官員要補充,他也要趁此機會安插自己的人員,在鞏固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壯大已方的實力。

在賀蘭敏之的努力下,宋璟和姚(元)崇先後被任命為檢校中書侍郎和檢校黃門侍郎,這也是武則天妥協的結果,因為幾次清洗下來,朝中受到打擊的中高級官員實在太多了,有點出現斷層的局麵,武則天實在找不到非常合適,有能力擔任這些重要職位的人,隻能接受賀蘭敏之的提請,讓這兩位在這些年表現非常不錯的後起之秀擔任這兩個要職。

這些要求得到武則天的同意,賀蘭敏之還是費了一番功夫和口舌,除了每天到武則天身邊軟磨硬泡外,枕頭風吹了不少,並在床榻上努力征戰,盡量讓武則天身心得到滿足,最終才讓這個女人答應了他所請。當麵向武則天提的請求賀蘭敏之相信武則天都會滿足他,他現在最怕的就是武則天不願意見他,要是武則天不接見他,那他不一定有辦法說服這個女人。

除了官員安排上武則天表現的異樣讓賀蘭敏之擔心外,另外一件事更讓他不敢掉以輕心,李旦去逝好幾個月了,武則天並沒提皇嗣的人選問題,在和他交談時候,也根本沒說這方麵的事,即使他將話題引到這方麵去,武則天也會馬上將話題轉過去,因為此前有狄仁傑等人的提醒,賀蘭敏之非常在意這事,他渴望武則天能早曰宣布將他立為皇嗣或者太子,成為皇位的繼承人!

這是他謀取天下很重要的一步,雖然說立為皇嗣或者太子後,依然可能會有反複,但不被立為皇嗣或者太子,那就沒有合法的方式問鼎皇位。

狄仁傑、張柬之、魏玄同等參與查探李旦死因的官員並沒被降罪。來俊臣、周興等人在朝會上已經好幾次提出奏言,說這些人在查案的時候,有徇私舞弊的行為,要求對他們嚴查並責,隻是武則天暫時沒采納他們的意見,但也要求狄仁傑等人自己寫份奏本上來,將查案時各自的表現都詳細說一下。武則天雖然沒有責罪狄仁傑等人,但她在這件事上如此態度,也是賀蘭敏之挺擔心的!

賀蘭敏之不能不為自己的命運和前程謀劃,他不能讓手下的親信被清洗掉,自己的權力被削弱,甚至遭遇更悲慘的命運,他決不會讓自己成為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