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終有一天,你會眾叛親離的(1 / 2)

周興、來俊臣等人呈交的案卷中,沒有例外地給那些下獄的官員戴了一頂“謀逆”的大帽子,請求皇帝給予他們嚴懲。在周興、來俊臣、索元禮幾人站出來慷慨激昂地“控訴”了一番後,中書令李敬玄站出來,支持周興等人的提議,表示對謀逆者應當給予嚴懲,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過賀蘭敏之隨即站出來,強力阻止殺這些人,表示給這些官員定“謀逆”之罪是牽強附會,他們隻是懷疑皇嗣李旦的死因,才有這番作為和言語的,罪不至死,給他們一些懲處即可。

沒想到賀蘭敏之會當殿站出來替這些人求情第一百九十九章 終有一天,你會眾叛親離的,並質疑周舉、來俊臣等人的審訊結果,武則天挺是意外,其他大臣也吃驚,當然更吃驚的還是周興等人,來俊臣並沒真正“領教”過賀蘭敏之的手段,站出來批駁賀蘭敏之的言論,說有證人和證詞在,這些官員謀逆的罪名成立,為敬效尤,必須給予嚴懲,不能赦免。卻被賀蘭敏之一頓指責,當殿揭露這幾人$ ()嚴刑副供,屈打成招,在重刑之下逼迫官員們任罪,甚至造假供詞,亂了刑獄之章,懇請皇帝追責主審所謂“謀逆”犯官的這些官員。

賀蘭敏之的指責再次在朝堂上拋下一顆重磅炸彈,把眾多的朝臣都驚呆了,武則天也是驚異不已,不過在賀蘭敏之這番指責後,周興、來俊臣等人除了為自己申辯外。不敢指責賀蘭敏之什麼。

最後武則天采取了折中的措施,基本認可了周興、來俊臣的審訊結果,但也下令追查他們在審訊過程中有沒有刑訊逼供,屈打成招的手段,同時宣布從輕判落下獄官員們,黃門侍郎樂思晦、檢校黃門侍郎史務滋、中書侍郎第一百九十九章 終有一天,你會眾叛親離的、中書舍人刑文偉宗秦客被貶,隻有右衛將軍李安靜被殺。

李安靜是貞觀名臣李綱的孫子。一直以來與宗室弟子有過密的交往,上次饒幸逃脫懲處,這次在審訊時候嚴斥周興等人。並以“以我唐家老臣,須殺即殺,若問謀反。實無可對”慷慨回話,還痛斥了一番武則天謀朝篡位的“惡行”,徹底激怒武則天,最終被殺!

對武則天如此的態度,賀蘭敏之並不太滿意,但隨後進行的一係列朝中重要官員的調整更讓他不滿意,武則天在此次朝會上,也宣布了一係列的人事任免:賀蘭敏之和狄仁傑依然為尚書省左、右仆shè,岑長倩、張柬之為侍中,李敬玄、魏玄同為中書令。駱賓王為吏部尚書,蘇良嗣為禮部尚書,範履冰為工部尚書,王本立為戶部尚書,四人同領同中書門下三品。王方翼為兵部尚書,張楚金為刑部尚書,以格輔元為中書侍郎,元萬傾為黃門侍郎,宋璟和姚崇依然領檢校中書侍郎和檢校黃門侍郎,張嘉武、王隱客為中書舍人。

邊關的一些鎮邊將領也被替換。以左羽林軍將軍唐休璟為安西大都護、右羽林軍將軍張虔勖為安北大都護、陝州刺史李遊道為北庭大都護、右武衛大將軍張玄遇為安東大都護、兵部侍郎李昭德為西寧大都護、工部侍郎楊執柔為安南大都護。

原任的大都護包括讚婆等得賀蘭敏之舉薦的胡人將領被宣召回京,隻不過讚婆和他的幾個兄弟回京後都被授以品階很高的榮譽稱號,隻有弓仁和莽布支回京後擔任實職,弓仁任左衛將軍,莽布支委以檢校左武衛大將軍職。

在改任這些官員的事上,賀蘭敏之和武則天實實在在地進行了一番較量。晚上時候遇到“鬼魂”被嚇的魂飛魄散的武則天,在商量朝事時候還是表現出強勢,雖然她在賀蘭敏之的一再要求和請求下,退步了很多,但賀蘭敏之新近提拔的許多在重要位置上的官員,都被改授相對不重要的職位,甚至遠貶,就如唐休璟、張虔勖這兩位羽林軍將領,及兵部侍郎李昭德、工部侍郎楊執柔。在國家層麵來講,他們新被授以的官職依然很重要,是封疆大吏,朝廷是看在他們有出sè才能的前提下才讓他們去鎮邊的,但他們駐任的地方都是偏遠地帶,沒有人願意去,可以說是變相的貶任。

賀蘭敏之心知肚明武則天這樣做是削減他在朝中的力量,並為此做了抗爭及其他手段,但還是沒完全說服武則天,不過他也佩服武則天,這個女人還挺有手段,她削減他的力量並沒從任最高職務的狄仁傑、張柬之、魏玄同、駱賓王等人開始,而是從稍低一級的官員下手,這些官員外任,從官職的品階上來說是獲得了升遷,但誰都知道,正三品的大都護在朝中的發言權完全沒有正四品的各部侍郎、將軍來的大,他們即使到任後再回朝,能否任原來職務,誰也沒辦法保證,更不要說擔任更高的職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