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武器(1 / 2)

營寨內外戒備森嚴,五步一崗、十步一哨,少有人探頭探腦張望。

隻有袁術帶著許褚躲在角落裏,偷偷看著呂布迎接孫策及其隨從進內。

“這就要議事了…”

袁術若有所失,之前吧,自己會親身參加這樣的軍議,而現在隻是小兵身份,不夠格。

站立起身,撣撣灰塵,袁術道:“仲康,你之前不是提過要教我保命本領嗎,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

似乎說起武事,讓許褚感到興奮,他點點頭飛快在前麵引路,同時講道:“主公,你說的這話不錯,我本來就覺得現在的身體不怎麼讓人滿意,戰鬥時候,本該發力的時候,卻沒力了,這實在讓我惱火啊。”

這是心理上的問題,不是什麼身體原因,許褚他的身體好著呢,總比現在剛剛好了傷疤的自己強,袁術雖然不太懂心理學,但稍稍那麼想上一想,就覺得應該是這個原因。

營寨內有校場,這是演練陣勢,操練兵卒的地方,當然也是將校們相互切磋比試武藝的地方。

袁術、許褚兩人來到校場,見後方架上存放著不少兵刃,早有換一柄長劍使使的袁術見獵心喜,提起一柄寶劍就在場地上舞了起來。

《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過擊劍的技術和戰術,包括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禦車格、風頭洗等。

不比後世,劍術發展的那麼博大,自從商開始出現劍之後,時至如今,擊劍之術才剛剛發展起來。

說起劍,就必須提一下荊軻這類的劍客。

初期的劍較短,呈柳葉或銳三角形,比之袁術印象中的匕首差不多,這個時候的劍為銅製。

因此,也可以說當荊軻刺秦的時候,他手裏所握的是銅劍短劍,而非是鐵劍長劍。

到了劉邦斬白蛇起義,銅劍漸被鋼鐵劍替代,並趨於定型。

劍,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曆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

隨著劍術的發展,開始出現了劍術家的記載。

有名的臥薪嚐膽、報仇複國的越王勾踐,就曾請了一個埋名隱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劍術家越女給他的士兵傳授劍術。這個越女不僅劍術精通,而且還有一套理論。

《越女劍法》,不論是什麼理論,也不管是什麼劍術,《越女劍法》這樣的說法可以一概括之。

到了現在,比較有名的劍客就是王越。

他是當世知名武術家,擅使劍術,史阿的師父,曹丕的師公,虎賁將軍。在史書《典論》中有記載。

《典論》這一本書是曹丕寫的,在書中他這麼寫道:“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劍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遊,具得其法,餘從阿學之精熟。嚐與平虜將軍劉勳、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餘與論劍良久,謂言將軍法非也,餘顧嚐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餘對。”

從這一段記載來看,袁術知道了王越就算是徒有虛名,但他至少有一項本事比較令人驚奇,那就是空手入白刃的功夫。

而想要空手入白刃,那就必須對當世各種劍法至少做到了然於胸,不然一支手伸出去,就被人砍了、剁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