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 :世代孽緣(1 / 3)

元朝末年,群雄並起,先後有陳友諒、張士誠、朱元璋等陸續建立政權、稱王稱帝。

就在群雄爭霸之際,江南一帶,赫然冒出一位極富盛名的人物:沈萬三。

沈萬三為世人所了解,是因為傳說他的手中有著一隻聚寶盆。

據民間傳聞,沈萬三這隻聚寶盆,放進一支金釵,能取出一大把金釵;放進一隻銀元寶,就能取出一盆銀元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才能富甲天下。

沈萬三為後世所了解,是因為他出巨資幫助太祖皇帝朱元璋修建了長城的三分之一。

其實,沈萬三幫助朱元璋修建的長城,並不是三分之一,而是一半,而是比一半還多出一些。

在金陵,沈萬三不止為朱元璋修築城牆以及有關設施,還修築了廊廡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所耗費的錢財不計其數

沈萬三幫助太祖皇帝成功修建長城之後,太祖皇帝給沈萬三的兩個兒子都賜了官職,還將沈萬三唯一的女兒沈屏賜婚給了他當時的四兒子燕王朱棣。

然而,燕王朱棣雖然對沈屏一見傾心,無奈沈屏當時已經有了心上人。

沈萬三對這個唯一的寶貝女兒極為疼愛,出麵向太祖皇帝求情,太祖皇帝最後隻得作罷取消賜婚。

講到此處,這不是故事的結束,而是故事的開始,而是故事的起源。

故事的最開始,始於張士誠自立為王的時候,沈萬三曾經出資幫助他招兵買馬、組建軍隊。

沈萬三和張士誠其實並沒有什麼交情,隻因,沈萬三的大兒子,當時看上了張士誠的小女兒。

最後,親家沒有結成,但卻結成了政治上的夥伴。

張士誠曾經樹碑立傳,用以表彰沈萬三的義舉。

後來,張士誠和陳友諒都兵敗太祖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當時剛處於建國初期,又因為連番做戰,國庫十分空虛,聽聞到沈萬三幫助張士誠的事跡之後,一心想將其收為己用。

沈萬三雖然為人極為慷慨,但也不會傻到直接將自己的錢拿出來白白送給別人。

後來,北方一帶的少數名族頻頻滋擾山海關居庸關一帶。

沈萬三就向太祖皇帝建議修建一座長城,用來抵禦外敵,並且親口承諾,願意承擔修建費用的一半。

沈萬三不止承擔了一半的修建費用,更是承擔了修建長城的口糧和部分苦力。

沈萬三原本就是個時常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的大善人,待到長城修建完畢之後,沈萬三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甚至一躍超過了太祖皇帝朱元璋。

功高蓋主,這是最大的忌諱。

太祖皇帝朱元璋,當時表麵上並未流露出任何戒備之心,甚至還給沈萬三的兩個兒子封了官職。

待沈屏和燕王朱棣的親事告吹之後,太祖皇帝才漸漸表現出了對沈萬三的不滿之情。

罷免沈萬三兩個兒子的官職不說,就連沈萬三本人也落得一個流放雲南的下場。

世人皆以為沈萬三是在流放途中病死的,其實並不為然,沈萬三是被太祖皇帝給活活害死的。

沈萬三之所以被流放,是因為太祖皇帝曾問沈萬三索要那個傳說中的聚寶盤。

沈萬三告訴太祖皇帝,說這世間並沒有什麼聚寶盆,他的財富,都是靠著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積累而成。

太祖皇帝派人搜了沈萬三的府邸,甚至挖地三尺,可惜尚未找到聚寶盆的蹤影。

盛怒之下,將沈萬三流放到西南荒無人煙之地。

沈萬三被流放的途中,太祖派人抄了沈萬三的家,搶奪去了沈萬三一生所有的財富。並且,還派士兵對沈萬三嚴刑拷打,甚至將沈萬三的兩個兒子也流放到了西北荒蕪之地。

聚寶盆的下落,一直尚未問出,沈萬三也因為長期嚴刑拷打漸漸死去。

故事講到此處,還沒完,這隻是為開始拉開了序幕。

沈萬三的女兒,當時嫁的夫家,雖不姓朱,但是皇親國戚,因而免於流放之罪。

沈萬三死後的第二年,太祖皇帝朱元璋也離開了人世。

朱元璋死去之後,他的孫子朱允炆做了建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