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因為哥哥執意上山,沒能去接知青,心裏也存著怨氣,晚飯用過就知會哥哥說是出去溜達一圈消食。

她自覺自己是被上天眷顧的,所以才有這次重新來過的機會,憑借她對前世的記憶,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能得到蕭冬書。

文娟自然知道現在的知青點還沒有建好,知青們肯定是要住到老鄉家裏,自己家兒子女兒都有,肯定是不能被借宿了。

上輩子的蕭冬書是住在王老太太家裏,這輩子想必也沒有變動,所以文娟消食的路線自然是往著王家那個方向走。就算不能去接他,也要跟他來一次美好的邂逅!

蘇曉幫著蘇母野菜燉了一隻野雞,又把野菜過水煮一遍,甜辣口的拌了,照例是給蘇老爺子端去一碗,一家人才開始吃。

“這幾天這肉吃的太多了,明天可還要做回粗糧換換口味才好。”蘇母吃罷飯在灶台上刷碗,一邊向蘇曉念叨。

蘇曉低著頭幫著用清水洗碗,聽著蘇母的話,嘴角不住的抽抽。還吃粗糧?這十幾年還沒吃夠嗎?

蘇曉搖搖頭,不過換個想法,也不能多吃肉,這麼多年清淡的飯食吃慣了,要是一時吃太多油膩,腸胃怕也受不了。

大食堂關了,這糧食還是要在公社裏領,但是偶爾改善夥食還是可以的,怎麼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清貧了。

隻是可惜,現在和她以前所在的那個中國五六十年代發生的事多少有些出入,讓她也不知道這“人民公社運動”是什麼時候結束的。

“小妹!”蘇沐人還沒出來聲先傳了出來,“小妹,碗刷完了,咱們去大伯家轉一圈,大堂哥說是今天要去砍些竹子編竹簍!”

也是這幾天剛分火做飯,每家的晚飯都能提早了些,現在吃完晚飯一段時間也不能睡覺,正好找些事打發下時間。

“好,二哥你等我一下,我去換個衣服。”蘇曉和蘇母打聲招呼就回了屋。

不一會就換了一身利索的青色粗布衣服,這衣服還是過年時蘇母用布票換來的最便宜的布,給家裏每個人添了件新衣服。

這布畢竟是便宜,剛過了水顏色就淺了不少,不過好在結實,平時上工穿著也一直沒見有哪磨破了,穿著它去山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蘇沐拿了兩把砍刀,和小妹一起往著大伯家走。

剛出大門,就看到大隊長領著一個年輕人朝著這邊走來。

蘇家兄妹停下來和大隊長打個招呼。

“你們這是吃完飯了,要上山啊?”張大佑木著張臉,語氣卻是挺隨和的,大概這表情是被平時的農活累得不會變了。

“是啊,隊裏的背簍昨天斷了幾個,家裏的也不夠用了,我和堂哥商量著去砍點竹子,編幾個,省得明天上工不夠用了。”

蘇沐笑嗬嗬的答道,無論什麼事還是打著公家的名頭,這樣才能更讓上頭高興,不是蘇沐圓滑,也實在是時代所迫。

“好,你們兩小子有心了,看好蘇曉這丫頭,山上東西也不少。注意點安全。”張大佑點點頭,蘇家最近上工也是十分積極。這丫頭摔了頭還更加勤快了。

“我先送蕭同誌到王三娘家,你兩個去吧。”張大佑擺擺手,領著蕭冬書走了。

蘇沐與張大佑打招呼的功夫,蕭冬書也不時的在打量蘇家兄妹,這哥哥長的高大,和一般農家男人沒有差別,隻是身上還帶些書生氣,想必是個讀過書的人。

這姑娘叫蘇曉?看著也太瘦弱了,還真是該好好保護著,隻是…這姑娘身上怎麼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她身上的氣質好像姑奶奶給人的感覺。

察覺到張大佑身後那人掃來的目光,蘇曉抬起頭輕描淡寫的看了他一眼,知青?果然是一副弱雞的模樣。

一時間陷入沉思的蕭冬書和蘇曉對視一眼,登時把頭轉向一旁,耳尖微微泛紅,許是沒有被女孩這樣注視過吧。

聽到張大佑說要走了,蕭冬書急忙跟上,好似沒有發生什麼,隻是在走了幾步後,借著和張大佑聊天的機會,轉頭又看了看那個姑娘。

蘇曉這次可是沒察覺到這位知青同誌的目光,她隻是有些心憂,家裏的辣椒可是不多了,這幾天又是野雞又是野兔的,辣椒消耗太大了。

“隊長,您來這忙什麼呢!”文娟總算是在蕭冬書進王三奶奶家門前,趕到了。收斂下自己的呼吸聲,讓自己顯得正常一點,並非是匆忙趕過來的。

裝作是不經意間瞟了蕭冬書一眼,終於,見到他了,是他,還是那麼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