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正是趙浩,今個吃完飯後吳達跟他聊了會兒天, 趙浩突然想明白與其這樣每天都在想著這件事, 還不如跟張紅說清楚的好,看這兩個人很晚還沒回來, 趙浩不放心就直接找了出來。
周雅也看出來趙浩這是有話想和張紅說,三個人走到知青所門口,她就直接進去了。
那天晚上也不知道他們兩個說的,總之兩個人就在一起了。
晚上蕭冬書下課回來蘇曉又把這事跟他說了, 蕭冬書一點也不驚訝,他一早就看出趙浩對張紅是有些不同的。
每回蘇母喂完豬都會到蘇曉這裏來坐坐,兩人說說話, 蘇母也隱約看出閨女上回是被李小蘭生孩子嚇到了, 現在再有一個多月蘇曉就要生產了, 她的情緒對孩子影響會很大的。
蘇曉也明白母親的意思,她也盡量在調節自己的情緒, 讓她每天都能輕鬆一些。
張紅下課也會偶爾過來跟她說說自己和趙浩的進展情況,隻是不知為什麼她總覺得張紅每回來的時候都有些猶豫,好像有什麼話要跟她說, 不過每次她一問時,張紅又會岔開話題, 蘇曉也不好再多問。
蕭冬書上課一直都比較有意思, 孩子們也喜歡聽他講課, 上課的時候都非常積極, 很少有搗亂的, 小孩子嘛,還不會想得太多,判斷什麼人或事,都是憑著自己的喜好,下課回家了,免不了要和家裏大人說說,喜歡哪個老師,有些家長就免不得動些其他心思了。
現在學堂裏一共有六個老師,他們每人都帶一個班,年齡大的和年齡小的剛好各占三個班,六個老師串換著教不同的科目,一直在蕭冬書那個班裏的,也就那三十多人。
六月份的時候,有些家長就跟隊長提過,看看能不能把自家孩子調到蕭冬書班裏去,本來大家夥就都是交著學費讓孩子念書,他們當然是希望能讓孩子在一個明白人手裏學習。
當時隊長也沒把這當回事,就跟那幾個家長說了兩句,讓他們歇了這念頭。
第一批糧食收完了,村裏的人又能清閑一陣,每天在飯桌上聽著自家孩子念叨蕭冬書班裏多麼有意思,他上課時自己多麼喜歡聽,大家夥就又心思活泛起來了。
不少嬸子在扯閑嗑時說到這件事,就打算著哪天有工夫,大家一起去找隊長跟他說說這事。
張大佑自然不能答應,現在學堂裏這幾個班教的都挺好的,雖然說蕭冬書上課確實更受孩子們歡迎,但其他幾個老師教的也都不錯,哪能幹這樣的事兒呢,再說了就蕭冬書一個人能有多大的能耐,帶起來這麼多個班。
嬸子們自然不樂意這個結果,可也不敢對張大佑的決定多說什麼,隻能背地裏互相抱怨。
“誒,這隊長也真是的,咱們辛辛苦苦湊的這學費讓孩子念書,不就是想讓他們出人頭地念的好點嗎!那蕭同誌教的好,咱家孩子願意去他的班裏讀書,隊長還不樂意。”
“可不是嘛,我家二丫回家跟我說,也就上蕭同誌課時,她能認真聽會兒,像那陳軍同誌上課,我上回去接二丫也聽了一會兒,講的是些什麼東西啊,聽著都讓我犯困!”
“誒誒,你們快小聲些,陳軍同誌過來了。”邊上有一嬸子眼尖,趕緊扯扯說話,這位衣服讓她住嘴。
這個說話的嬸子趕緊停下來,雖然她們確實覺得陳軍講課沒意思,可也不能當這人麵說,畢竟孩子還得讓他教著。
見著陳軍走過來了,大家夥趕緊打招呼。
陳軍強忍著心裏的怒火,表情僵硬的跟大家招呼一聲,就往知青所走了,這些人說的話,他當然聽見了,這兩天他一直聽村裏人說想讓自家孩子去蕭冬書班上讀書,就是孩子們下課時,在學堂門口,都有不少家長跟蕭冬書套近乎,看看能不能讓他來教自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