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兒行千裏(1 / 3)

第四十二章 兒行千裏

他好打不平,鄰裏稱頌。月後初時害怕他太過招搖,提醒他鋒芒需藏,月後之母七星國前朝皇後卻不以為然,說少年之誌,免不了要受些挫折,才能打磨圓潤,便任由他廣交朋友,呼朋引伴。

在那個消息封閉的朝代裏,他這樣的少年雖然稀缺,但正如寶石深藏,這王淨隻是鄉裏聞名罷了,別說是傳到七星國,就連風起族也沒能傳遍。

這一年,七星國殿試,鄉裏舉薦王淨去參加,月後深知其才會定在三甲之內,若到時候大王親點狀元,豈不是就父子相認了?雲貴妃現在一枝獨大,勢力如日中天,若無萬全之策便和她鬥無異於以卵擊石,便回絕了。

未曾想那縣令卻親自登門拜訪,月後無奈隻得稱是東台人士,想去東台考試。

縣太爺一聽,興致更濃了:“王少爺果有鯤鵬之誌,不知何時啟程?可需老朽做些安排?”

“今年的鄉試之期怕是已經趕不及了,隻有等待來年了。”月後說道。

“老朽有位友人,是東台國永州府知府,他若肯做保,則王少爺今歲便能參加今年的會試和殿試。”

“如此說來,就有勞縣令大人了!”月後尚未出聲,她那老母聽到,便站出來說道。

“母親。”月後將東台國前朝皇後拉到一旁,說道:“我們好不容易離了那是非之地,況現在宮中已換天下,回去如何使得?”

“蓄精養銳這麼多年,也是時候試一試我們劍鋒了!”

“母親,我們住在這裏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不用勾心鬥角,也不用擔心受到別人的陷害,不是很好的嗎?”

“世人皆愛子,又皆以已之心,惴度子意。已欲安處一處,安知淨兒之意乎?”

“我生的孩子,怎麼會不知道他的心思?母親沒見淨兒房內寫的橫幅‘寧靜致遠’?”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身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凡念叨者,皆為寬己心。你父當年還是王子之時,母親卑微,先皇對他也十分冷淡,他還不是獨處一處,淡薄名利?爾後一遇到機會,你父便一舉出手,奪得帝位!”

“父親當年雖然沒有受到重視,但他知道自己是王子之尊,內心一直有火燃燒,而淨兒一直以為自己隻是一個普通的中土人士,我們何必點燃他心中的戰火?”

前朝皇後說道:“我們娘倆就不要再繼續猜測淨兒的想法了,當年為母阻止你嫁給單於量,你還不是非要嫁他不可,現在受了這麼多苦,我問你,如果再給一個機會你重新選擇,你還會選擇這他,選擇這條和親的不歸路嗎?”

“起初選擇他,隻是因為他和於星長得很像,讓我覺得能遇到他是冥冥中的安排,及至嫁給他了,才明白自己在這個朝代裏所擔任的曆史使命,就像文成公主一樣,世人皆以為我生活在幸福的城堡裏,隻有我自己清楚我沒得選擇。太後加害,瑤琪爭寵,還有那些七星國各族選來的秀女,每天都像石頭一樣壓在我的心頭,但是後來我想開了,婆婆是丈夫的媽,她沒有理由不站在他的立場去考慮,換了我當了婆婆,我或許過之而無不及!而瑤琪和那些後宮妃嬪,她們也何其無辜,天下間那麼多女子,君王注定是要三宮六院的,在這個朝代裏,我是無法抗衡的!於是我也開始懂得自保,開始為他著想,後來我發現,這兩者竟然一點也不矛盾,夫妻之間,本來就是一個利益體,榮辱與共,從嫁給他的那一刻起,我便沒有了第二個選擇!”

“這就是你帶著淨兒出來不與瑤琪之子相爭的原因嗎?”

“起初我隻是頓悟了婆婆的擔憂,我不想因為我娘家的原因讓淨兒寵極而驕,沒想到後來東台宮中也會發生巨變,原來我對淨兒的擔憂便一下子落在瑤琪之子單於亮身上,我現在可以想象出在瑤琪的調養之下,單於亮是怎樣的一個孩子,我便越發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淨兒即使遺留在人間,也是一顆明珠,他受人愛戴,聞名鄉裏,我這個做母親的,心裏是說不出來的寬慰,況且還能與母親你朝夕相對,祖孫三代,其樂融融,這不是很幸福吧?”

“你可別忘了,淨兒還沒喚過你一聲娘呢?”

“隻是稱謂罷了!他若認了我這個娘,豈會不追問這其中的變故,以淨兒的聰明才智,我是編不出能讓他信服的慌言了,還不如瞞著他,讓他的心繼續保持純淨不染!”

正在這時,響起了敲門聲,月後母女二人便停止了說話,月後上前開門,門外站的是百合,一見二人,百合便要跪下去。

月後趕緊扶起了她:“百合,這些禮儀我們不是早就廢除了嗎?你怎麼又忘了?”

“公主,您快去勸勸淨兒吧!”百合歎了一口氣說道。

“淨兒他怎麼啦?”

“剛回家中便收拾行裝,就要去中原參加考試,奪取名利孝敬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