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瑾孝找來一根手臂粗的長的幹栗木,不一會兒就削扁了,比了比劉莽雙手排開的長度然後兩頭截斷,在兩邊各綁上了不知哪裏找來的尼龍繩子,而中間部分則纏繞了一尺的麻繩,做成了一副扁擔。
又找來了兩個裝修用過的油漆鐵桶,各打了半桶的水,用扁擔兩邊綁定桶之後拎了拎,扁擔位置剛好到胸口下。
陳瑾孝接著整個人一鑽,然後一起,如同神龍出水探頭,雙手穩住繩子,扁擔“咯吱”一聲響起,已經穩穩當當的挑起了擔子,然後來回的在前麵走來走去給劉莽示範講解。
“挑擔的時候,隨著步伐前進,一起一伏,呼吸之間,掌握好節奏,尤其是邁步的時候,要全身用勁,把擔子拋離肩膀,這樣整個人就會暫時放鬆。等擔子落下來,用肩膀的力量下沉,把下落的勁化解,傳遞到達腳上。”
示範了幾下之後停下來,“玩過溜溜球沒有?就是在達到頂端的時候讓它自由落體,同時用力向上一提,這樣溜溜球轉速就快,到了最低位置的時候利用轉速讓它上來同時緩緩放下繩子,這樣獲得的轉的圈數就更多,溜溜球就可以一直玩下去。
而我們挑擔也是這樣,勁力要有起伏,還要有鬆緊。隻是我們用力剛好相反,在起的時候,從腳上發力,腰腹然後到肩膀上,平拋擔子移動同時邁步,而後落下來的時候接住,這個時候也是邁步落腳的時候,用肩膀貼住然後下沉化解重量。
總之就是起步的時候向上頂,邁步的時候平拋,落腳的時候接擔化解勁力。這樣一來,在不至於腰肌勞損的同時,也拔伸了筋骨,還鍛煉了平衡性。
要知道這五十多斤的擔子在肩膀上輕微的拋動,而且裏麵裝的都是容易晃動的水,如果沒有很強的平衡性,恐怕整個人立刻就會東倒西歪。而且目前裝的還是半桶的水,滿瓶不動半瓶搖說的就是這個時候,雖然用勁不大,但平穩性要求就高很多。
如果你能夠挑著百斤擔子,還行走如飛的話,那卸下擔子之後,這天下隻要人可以到的地方你都大可去得。”
陳瑾孝說了又走了幾遍,“來,你來試試。”
劉莽聞言接過擔子,掂了掂,然後一鑽身,雙手穩住兩邊繩子,一起身。幾聲水波拍打鐵桶壁的聲音,濺起了水花,然後擔子開始晃動起來,劉莽左右晃了幾步才慢慢把擔子穩下來,半桶的水都已經有灑出來的了。
看著陳瑾孝做的簡單,穩穩當當,原來這個起身就已經很難了。而後又按照陳瑾孝說的平拋扁擔走了起來,沒走兩步,桶裏的水又開始晃動了起來,桶也開始輕微的晃動,而劉莽越是想要使它穩下來桶就晃動的越厲害,最後直接如同電影裏吃了搖頭丸的人一樣瘋狂晃動。劉莽想放下來,結果放下來的時候有一隻桶都倒了,水也汩汩的流了出來。
劉莽也不是沒有挑過擔,但是都是平挑。農村裏要挑的也不遠,也就地邊到地裏,從糞水池到菜園子,左右不超過兩百多米,最多偶爾就挑過半公裏遠。所以對於平挑來說已經夠了,至於腰肌勞損什麼的對於這麼一點距離對於農村的來說不存在。雖然需要連續挑,但是下擔子以及返回的時候就又休息的差不多了。
練了半晚上也沒好,時間差不多就回去休息了,看來這個挑擔的功夫又足夠劉莽花一段時間了。劉莽很高興,陳瑾孝也很高興。
第二天吃過早飯後劉莽終於以自己的名義一口氣發布了工作室重新組建以來的三份文件命令,命令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