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莽山雖然沒有峻險景色,但也算得上水清木華,山清水秀。比起目前這座九牙山,從景色上來說要遠遠超過,而且從雄偉方麵來說,滇省很多地方的不知名的小山都能吊打湘省的名山。
而劉莽,取的是莽山的山形走勢,這比前麵觀想的內容來說,則要方便太多。而且由於去除了莽山印象中的樹木植被,和印象中的莽山記憶已經大不相同。
莽山支脈的小山也就保留了其山嶺的主線以及山穀的走向,同時保留了其一定的明顯的起伏。這對於前麵要把整個山的花草樹木做出一定觀想相比,則粗略的太多了。
不一小會,就把之前觀想的莽山給全麵推翻,之後才開始構建屬於自己的莽山觀想體。不大一會,劉莽就把這個觀想體給觀想出來了。
這已經算不得是莽山了,已經變成了劉莽自己觀想的山,隻是和莽山有些相像。從盤坐觀想入定中,劉莽叩開了自己的腦海。
腦海中空空的,黃沙迷住了視線,隱約可見像是一個沙漠的地方,沒有什麼其他的東西。隨著觀想的深入,感覺風已經靜靜的停了下來,而黃沙也落了下來,印入自己腦海中的是一片黃橙橙的沙漠,而在沙漠之上,有一座山,一座光禿禿的山。要不是意識中知道這就是自己觀想的山,粗略看去,人們可以感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雄偉的暫時性的沙丘而已。
這座山光禿禿的,有些像小孩堆砌的樣子,隻是山嶺與山穀的線條俊朗、而其中的連接又顯得圓潤,有些像寫意的鋼筆畫。
隨著觀想的繼續深入,視線開始拉近。隨著感覺,放大在了一個山腳下,山穀邊,一塊小小的窪地上。
這座山開始出現了一些天氣天象,然後就有一株草被觀想在了窪地邊,開始迎著風搖擺。
開始隻是觀想出了草,但是這個草的樣子就有些模糊了,劉莽還待繼續觀想,正在開始往細節方麵觀想的時候,卻已經後繼乏力。劉莽就知道自己的神識已經耗得差不多了。
這次的觀想,算是終於把適合自己的觀想體給徹底觀想了出來。承接自己本身,所以觀想體存在於自己的腦海世界,自己就是這個觀想體最大的支點。
同時,雖然山形主體依舊按照印象中莽山的樣子,但是內裏的基礎力量就是劉莽對於社會的貢獻以及社會對劉莽的支持。
劉莽對於社會的貢獻雖然目前沒有什可以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是目前劉莽已經獲得了一定數目人們的承認,這不是自己的力量核心但是屬於組成觀想體力量的一部分。從宗教方麵來說,則是自己收集到的人們對於自己的信仰而成就這一粒粒微塵的力量堆積。
終有一天,就算沒有了自己夢想的核心力量,自己為這個社會做的貢獻也將會轉化成人們對於自己的信仰而不至於自己的觀想體崩塌。隻要劉莽做好事而不做壞事,那麼自己就不用擔心這一部分的觀想體對於自己的反噬,而這,也符合了劉莽以後的事業規劃以及人生計劃。
有了載體有了工具,剩下的就是主人本身,就如同有了水和船,這個時候就差一個能駕馭這條船的船家。民眾就是這水,觀想的山就是船,自己就是這個船家。如果不想這艘船翻,就必須不斷的做好事,從而讓這水勢幫助自己而不是驚濤駭浪把自己這艘船弄翻。
借水勢不僅符合自己的武道精神,同時,在後麵的小草觀想中,從因果學說來闡述造化之術,因果本身就是大勢的體現,其造化從邏輯學的角度講也隻是大勢的發展所體現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劉莽已經睜開了眼,這個時候已經十點多了,陽光斜打在膝蓋上,還有些燙。要不是有頭上曹婧婧用外套幫自己遮的陽光,自己應該早就被打斷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