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區當年也是很繁華的,如今卻已經成為一片廢墟,而曾經的樹林河灘,現在都成了熱鬧的地方。
軍靴的鞋底踩在砂礫上,沙拉作響。
喧鬧的城市,到了夜晚,總也能呈現出一抹安寧,這種荒涼的地方,倒也別有一番清淨的味道。
對於不喜吵鬧的人來說,生活在這裏也是不錯的。
有一些建築還沒有完全拆除,其中不乏有一些年限還不到的,收拾一下倒也可以居住。
不過因為沒有名分,無法落戶,水電方麵倒是個麻煩。
電的話,近幾年有許多新能源發電機,也可以解決。水的話,倒是也可以打井,卻是因為環境不複當初,打出來的井水卻也是不符合飲用標準的。
今晚的夜色還不算太沉,天氣相對來說也算晴朗,即便是普通人的目力,憑著月光也能在這裏看清一些事物。
靠近大路的房屋都已經沒有了,這在當初也屬於危房,是第一批拆除的。
往前走個一百來的地方,這裏之前都是一些售賣兒童衣物的店鋪,王峰記得左手邊的位置,還有一個兩元店,他小時候還在旁邊的鞋店買過球鞋。
和路邊的瓦礫不同,這裏的地麵顯得沒有那麼淩亂,道路上還能看到裸露的紅磚地麵,以前沒有多餘的資金修路,這兩百米左右的路,就是附近的住戶,你一塊我一塊的,靠捐磚的方式給鋪平的。
老一輩們也管這兩百米的路,叫做百家路,踩在上麵,總有一種年代感,能勾起一種回憶。
就像是踩在上麵,就能感覺到周圍的影影幢幢,似乎熱鬧了起來。
前麵有一部分路段,用白布支起的的棚子也沒有收,有一些被風吹倒了,許多也都搭建的還算牢固,屹立著。
這幾輛車都能並排走的路,愣是讓這些白布給占滿了。
或是橫著,或是斜著,各種姿態的,都在輕輕晃動著,一陣冷風吹來,還能甩的獵獵作響。
白色,是純潔高尚的代表色。
醫護人員的白色衣服,就代表著他們的神聖,哪怕有時候會因為救助傷者病患,而沾染上鮮血與汙漬。可那也是最最豔麗,最最質樸的美。
所以,人美才會對醫護人員,親切的稱為白衣天使。
可是在民間,白布也是喪事專用的布匹,親人故去時,所有家屬都會披麻戴孝,全家縞素,挽聯花圈,都不能是鮮豔的顏色,隻能是最質樸的白色,就連春聯也不許有喜氣的氛圍。
這是傳承了千百年的習俗,歲無從考究根源,各種解釋也是各執一詞,層出不窮。但總歸來說,這中情況不算是多吉利的。
做棚的布料自然不說有多好,隻是比麻布片能精細上幾分,若是穿在身上,既不保暖又是傷皮膚的緊,哪怕是過去窮困的年代,也很少有人會穿。
本來這顏色就不是很明亮的,加上經年累月的風吹日曬,沾染了風塵土,看著白裏還有種黃不出黑不溜的顏色。
周圍都是廢墟和荒屋,道路上還有著這許多的白布,涼棚橫在路上,隨風搖擺,木頭吱呀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