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煮魚:“我們那兒很窮,跟別處的山村一樣,年輕人上進點的,都不愛種地,三三兩兩的都離開村子,出去打工了。”
清水煮魚:“留在村子裏的,就是老人和兒童,以及一部分的家庭婦女。”
清水煮魚:“我們村口,有一條小河灘,村子出來進去都要從那邊走,算是必經要道。”
清水煮魚:“因為不通自來水,村裏吃水靠打井,洗衣服什麼的,都是用的小河灘的水。”
閑魚泡飯:“洗衣粉汙染水源啊。”
諸葛村夫:“別打岔,繼續說。”
清水煮魚:“村子是特別偏僻的,背靠大山,迎麵就是小河灘,周圍幾裏地都沒有別的村子。”
清水煮魚:“我也不明白為什麼村裏的人都不願意走,非要死守著這個村子,明明很窮,很落後,甚至連扶貧政策都不太光顧這裏。”
清水煮魚:“小河灘是村子裏很重要的地方,也是很美的,隻是對交通來說不太方便,村子裏也沒錢建水泥屯子的橋,就是粗麻繩和木板搭的。索性離水麵不高,水也不深,雖是破舊了些,卻也算是安穩。”
清水煮魚:“村子裏一直以來都有一個規定,小孩子不能靠近小河灘,身體不好的也不可以,而且除了豔陽高照,任何人都不能靠近小河灘,尤其是單獨,更不能下水。”
清水煮有:“我那時候小,沒見過世麵,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清水煮魚:“記得有一次,我和幾個小夥伴約好了一起去小河灘玩,我是齊總一員,但並非是帶頭的。”
清水煮魚:“孩子玩兒心大,又有叛逆心,不知道輕重。對於小河灘的規矩,許多孩子都是表示疑惑和不滿的,可是家長也都是說河裏有妖怪,去了會被拖下水吃掉。”
清水煮魚:“對於這個說法,我們基本都不信的。雖說是小孩子,可又不傻,哪裏這麼好騙。雖說有人也象征性的阻攔了一下,可是最後還是一起去了。”
清水煮魚:“那天學堂休息,我們那兒沒有正經學校,隻有一個學堂,類似於古代的私塾,一個老先生在那裏教書。他是學問最高的,有初中文化。”
鹹蛋豆腐:“你們那文化水平挺高啊。”
閑魚泡飯:“我突然覺得進行完九年義務教育的自己,也是一個高學曆的文化人了。”
諸葛村夫:“別打岔,接著說。”
清水煮魚:“那天,我們一共是七八個孩子,我並不出眾,年紀是中間的,長相是中間的,體格是中間的,什麼都是中間的,很沒有存在感。”
不稂不莠:“我也很沒有存在感,據說那年生我的時候,母親出院後,一家人慶祝完了才想起來,把我忘在了醫院。”
蹉跎囹圄:“你這算啥,我那年在校籃球隊,平時每次訓練也沒落下,能力還不錯。那一次參加比賽,因為實力差距,好幾個人都下場了,人不夠了了也不沒說讓我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