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散步(2 / 2)

透支了,可不就走了麼。

村子不大,也算小,三百多戶人,住在樓裏不算多,但都住別墅,那可是不少了。

村子有八個組,組長也都是由各組的黨員擔任,一般負責區域內的百姓有問題,也都是先找組長反應。

組長其實就是個跑腿的,替上麵傳達思想,替下麵解決問題。官不大,但責任卻很大。

組長上麵應對的是各個部門的主任,主任也是有好幾個的,負責不同的方麵。

村子真正的話事人,則是兩個,一個是村長,一個是村主任。

村長一般主內,主任一般主外。

說起來,主任的職責還是要大一些。

王老頭是村裏的村長,是人民推舉出來的,不過因為總是好兩口,大家夥兒也愛叫他老支書。

村主任是個年輕人,現在也不過三十出頭的樣子,在這個年紀就能當上主任,也是大有前途的,加上這幾年來到陳家溝,確實做出了很大的功績,提拔也不過是早晚的事了。

每家每戶的門邊上,都釘著門牌,有些門口還有文明戶或者先進戶之類的牌子。

牆壁上用油漆刷著歌頌讚美的文字和圖畫,有些家的門上還貼上了***的大海報。

照這個時間,若是在城裏,一些個老太太,該買菜的,該晨練的,基本也都結束回家了。

這是鄉村,文化活動廣場也都按照建設要求,是有的。不過這會兒也看不出熱鬧來,也不知逢年過節是個什麼樣子。

村子離鎮上有些遠,想要買些日常用品都要跑些路,不過許多人家都買了小汽車,最次的也有摩托什麼的,倒是不怕路途遠些,騎上車不過幾分鍾的事。

村子裏也都還有些田地,許多人家也養的有豬,有牲畜。

平時買肉吃菜,倒是在村子裏就可以買了。有些也是不用買的,我想吃你家的青菜了,讓我摘一把,你想吃我家的土豆了,也讓你摘一把。

簡單平凡的樣子,有著幾分淳樸和悠閑。

這讓人想起了古時候以物換物的時代。

那時候還沒有錢幣,人們都是用自己有的東西,換取別人手裏自己需要的東西。

我種了麥子,給了你,你給我一些麵粉,我把麵粉給你,你可以給我一些饅頭。

陳家溝,陳家溝。

這個名字很容易惹人遐想,總是容易聯想到那個誕生太極宗師的地方。

實際上,全國翻出來,可能會有幾十個陳家溝不止。

會太極,會功夫的,也不過就那一個。

村子裏的年輕人不多,雖說村子建設好了,卻沒有太好的就業崗位,即便務農也養不了這麼多人。

所以年輕人,大多數也都是走了的,甚至之後在外麵掙了錢,買了房,成了家,也就很少回來了。

包括許多女孩兒結婚,也都是要在直轄市買房子的,幾萬塊錢一平。背著房貸,住在幾十平米的小屋裏。

可即便是這樣,她們也不願意回到村裏,住幾百平米的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