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在多年以前是一家夜總會,台階上引人遐想的標語還保留在那裏。
走上二樓,順著記憶中的方向慢慢踱步。
他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來這裏了,如今再來,倒是有些別樣的情愫。
“呦,你來啦。”說話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身材瘦弱矮小,大眼睛長睫毛,五官看上去有些狡猾的味道。
可能許多人已經忘記了這個人的存在,他叫做陳輝,算是一名民間科學家。
這家檢測中心就是他開的。當然,化學檢測可以說是幌子,也可以說是副業。他是個對金錢並不十分看重的人,他在乎的是對未知的探索。越是新奇的事物他就越是喜歡。如果送來的樣品特殊,他甚至可以免費測試。
去年,王峰將快遞送來的太空艙膠囊拿來測驗。對於這種材料的陳輝是第一次見到,他的眼中爆發出了科研人員特有的執著於狂熱。
因為那東西王峰還有不少,幹脆就將這個扔這兒了。
之後也因為在他身上發生的事情太多,無暇顧及,就沒有再來問過。
直到前些日子,他有空翻閱郵件,才發現陳輝在一個月前就給自己發送過一封郵件。說對膠囊的研究有了進展,讓他有時間來看一下。
之前他打了一個電話,也是打給陳輝的,就是希望陳輝能夠提供一些裝備。
現在,也是到了約定好的時間了。
“你今天倒是挺機敏的。”王峰打趣道。
“你知道的,我這研究所沒什麼生意,我其實很閑的。”
“你隻是不希望有人打擾你罷了,不然以你的能力,找你辦事的預約怕是都得排到下個月了。”
“哪有那麼誇張。”陳輝聳了聳肩,看起來還是挺高興的。
千穿萬穿,馬匹不穿。沒有人是不喜歡聽好話的,即便是那些整天說著要坦誠相待有話直說的人也是一樣。隻要控製好力度與方向,“馬兒”自會歡快無比。
在陳輝的引領下,王峰來到了一個房間,這是他曾經見過的一個實驗室。不過看陳輝的樣子似乎並不打算在這裏停下來。
隻見他走到一個書架前麵,根據一定順序挪動了幾本書。接著,伴隨著輕微的摩擦聲,書架就旋轉到180度,留下足夠兩人同時通過的空間。
“進來吧。”陳輝在門前挑了挑下巴。
王峰也沒有客氣,跟著走了進去。書架也在他進去之後閉合了起來。
外麵的實驗室已經不小,但裏麵卻更是別有洞天。
這個實驗室整體給人很明亮的感覺,安裝的也是上下對流式除塵通風係統。是千級無塵車間的標準。
這裏沒有窗戶,采光都是依靠嵌在牆壁和天花板裏的照明燈。這些燈光是光電兩用型。
因為這附近沒有太高的建築物,日照還是比較充分的。陳輝就在房頂安裝了一些采光鏡,通過反射管道將日光牽引到室內燈源上。
這樣,就可以在沒有窗戶的情況下,也能享受到明亮的日光。甚至比直接的日照更加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