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公主受封(1 / 2)

王家王鏈與重慶大長公主之女訂下婚事, 張家張鶴齡與嘉善大長公主之女訂下婚事——消息先後傳出之後, 令京城勳貴外戚內眷們都大吃一驚。毫不誇張地說, 絕大多數勳貴夫人都無法理解兩位大長公主的選擇。就連周太皇太後聽說後,也忙不迭地將重慶大長公主召進宮來詢問此事。

“母後放心,不僅是我看中了王家那孩子,駙馬與賢哥兒也都瞧中了他, 都覺得很是不錯。雖然他家暫時沒有爵位,但以皇帝的『性』情, 封爵不過是遲早的事。他是嫡長孫, 爵位日後總會落在他身上的。”重慶大長公主知道周太皇太後最關注的是什麼, 自是趕緊將最關鍵的門第身份問題指了出來。

周太皇太後沉『吟』片刻, 點頭道:“你說得是, 皇帝確實不會慢待了王家,封爵或許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了。不過,京中的勳貴那麼多, 傳承百年的公、侯、伯也並不是沒有,你怎麼不往這些人家看看呢?”

“母後,上回皇帝生辰宴上我不是都說過了麼?早已經都打聽過了,那些人家並沒有合適的子弟。若非嫡脈子弟,嫁了旁支才更是自降身份呢。別的不說,王鏈往後可至少是‘伯’, 且人品相貌俱佳。這樣的好女婿,怎麼能因他家是外戚而錯過呢?”重慶大長公主道。

周太皇太後歎了口氣:“你皇嫂的侄孫,也算是知根知底的孩子了。唉, 早知你隻看人品不看身份,周家的幾個孩子便先不成婚了,怎麼也得給真姐兒留著才是。無論如何,周家都是自家人,必定會將真姐兒當成自家閨女一樣疼愛。王家……到底隔了一層,嫁過去未必會像周家那般自在。”

重慶大長公主自然不會直言,她對母家的行事作風與那群紈絝子弟都是看不上的。她深知,在周太皇太後眼裏,娘家人是千好萬好,即使她是親生女兒,她也不可能容她直言周家人有什麼不妥之處。因此,她隻是笑了笑,道:“母後忘了麼?都說同姓不繁,單隻都姓‘周’,真姐兒便不可能嫁入周家。”

“明明隻是同姓罷了……又不是甚麼同族的親戚……”周太皇太後皺著眉,顯然是對這條古訓覺得非常不滿。頓了頓後,她又漫不經心地提起了張家,“嘉善怎麼突然看上皇後的弟弟了?”

“那也是個不錯的孩子,雖然年紀尚小,但進退有度、舉止穩重。”重慶大長公主道,“嘉善比我更心急些,自然是不想錯過這等好女婿的。”仔細說來,她們最為感慨的是皇帝給弟弟們挑伴讀的眼光。若家中還有女兒,指不定她們會將目光放在剩下的那些文華殿伴讀身上。縱然其他人身份比不得張鶴齡與王鏈,但總歸也不會太差的。

“婚期定在甚麼時候?”周太皇太後又問。

“真姐兒說,仁和比她年長,等仁和出降之後再辦婚事也不遲。”提起女兒,重慶大長公主臉上滿是無奈與寵溺,“我向皇後打聽過了,仁和的婚事定在明年三月。真姐兒的婚期最早也得是四月五月,遲則八月九月左右,端看有沒有甚麼好日子了。”

周太皇太後聽了,笑道:“你啊,真是太寵著她了,竟然連婚期都聽憑她做主。既然真姐兒都定在明年,想必筠姐兒應當會再遲兩三年罷。如今的小姑娘竟都嫁得這般遲,許是你們都舍不得的緣故。”

聞言,重慶大長公主不由得略有些悵然:是啊,捧在手心裏嬌養著長大的女兒,誰舍得輕易將她嫁去別人家呢?即使別人家樣樣都好,定然也比不上自家人更疼愛女兒啊。

************

同一時刻,張清皎正領著小姑娘們處置宮務。許是因剛口頭上訂了婚約,無論是周真或是王筠,似乎都頗有些不好意思見到大家。每每望見仁和長公主滿是興味的目光時,兩人臉上便都泛起了羞意,扭開身子避開她的視線。

見狀,仁和長公主禁不住笑道:“你們倆為何特意避開我?我甚麼都沒問呢!”

“一看你便有滿腹問題……若是不小心與你目光對視了,指不定你便問出口了……”周真嗔道,“好姐姐,專注些罷。咱們可正在核算宮裏上半年的賬本呢,可是容不得出差錯的。你這樣三心二意的,皇後娘娘怎麼能放心將賬本交給你看呢?”

“我看你們才是時不時便出神呢。你們倆經手的賬本,我可得仔細再審一遍。”仁和長公主道,轉向旁邊的張清皎,“皇嫂說是也不是?她們倆看過的賬本,可得仔細做好標記,咱們之後再細細地看上兩三遍。”

“依我看,你們今日都有些坐不住。你們三個人審核的賬本,我都得再看看。”張清皎扶著腰緩緩站起來,笑道,“橫豎審核賬本也不差這一日兩日的,今天便給你們放半日假罷。今晚不是乞巧節麼?你們正好可商量著去宮後苑裏拜織女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