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本欽差隻問你一句,你可願意為大榮國效力?”
黃康自稱欽差,那就表示這是公事。而他欽差的身份更是代表大榮朝廷!
花筆年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周行一句話事關他生死。
“小子出身於微末,一心向武才有今日,小子所求,不違武道,也不違背我的武道之心!”
花筆年聽出來了,周行竟然是在和欽差談條件!
簡而言之一句話,要我效力大榮國可以,得給我看得到的好處,讓我的武道更進一步。
花筆年差點沒昏死過去。
雖然武道宗門有周行想要的武技,卻不是周行急切需要的,所以宗門或者帝國,周行並不在意。
“我大榮國設有武院,地方也有武院,以你的資質,我至少可舉薦你進入一品武院學習!”
黃康並不著惱,他見過的有想法的年輕人實在是太多了,隻要實力配得上這種傲慢,他反而更加欣賞。
武者就是如此,如果沒有一心向武之心,那就根本不會有前途!
陳誌通原本還因為周行的傲慢而稍微鬆了口氣,卻不成想,欽差大人竟然一開口就是提出了一品武院!
世人都知道宗門,大榮國建國兩百年,又豈能坐視宗門將帝國的優秀武者全部吸走。
故而在百年前,大榮國就創辦了武院,向天下百姓宣揚武道。
地方上,縣城設三品武院。府城設二品武院。
大榮國倒是有兩所一品武院,卻都在京城。
然而武者修行需要長年累月的積累,學院的武生想要卒業至少需要五到十年,尤其對地方上影響最大,畢竟最差的武生都是留在地方。
可地方上每年還得繼續招收武生,如此一來,地方負擔沉重。
而宗門則大大不同,因為宗門從來不求多,隻求精!
再加上宗門時不時出現在帝國的薦武大會上,優秀的苗子又被宗門挖走,帝國的武院實在是有些名不副實。
不過,帝國一品武院卻是實打實的精英所在,乃是帝國傾盡財力和人力重點培養人才的地方,據說兩所武院的學員加在一起不過千人!
大榮國有萬萬人口,一千人絕對是鳳毛麟角。
而黃康一開口,就要將周行送進一品武院,可見他何等關照周行。
說回臨西府,其實也有武院,但隻有臨西府城裏有一處武院,地方上並沒有武院。
原因很簡單,一是負擔不起,二是根本沒有有天賦的年輕武者看上臨西府那幾個縣……
周行聽說過大榮國武院,臨西府龍虎榜上的一些人就是武院出身。可是據壁虎所說,這隻占了很小的比例。
換言之,就是在臨西府,那些資質很高的年輕武者,也不太待見武院。
“一天之後,你隨我回京都。”
黃康的決斷之快,便是周行也不禁咋舌,不過他求之不得。
再見試過如白鹿公子還有那無名老者的武道之後,周行發現這個世界還有更加廣大的空間,作為一個有追求的年輕人,當然不希望在臨西府這個小池塘中耗死。
“如此,多謝欽差大人!”周行由衷感謝。
伯樂和千裏馬向來都是相得益彰。
黃康沒有多留周行,隻告訴周行回去準備行禮。
周行沒什麼需要準備的,第二天就帶著月光,還有一眾臨西府熟人們在城門口相送。
柳玉兒有些不舍,花跬眼中淚光閃動,壁虎還有家室在烏縣。
薦武欽差走的行頭很簡單,二十名護衛,加上黃康自己,全都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