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老太公!”公孫瓚微微一笑,開口道。
“索超將軍,還請你率軍將折陵、醃陽給占了,修築城牆,安撫百姓!”公孫瓚對著索超說著。
“好!”索超點了點頭,公孫瓚與索超平級,皆為燕國少將。
公孫瓚跟隨著百姓入了奕郡,眼神『迷』茫:奕郡三城輕而易舉便收服了,接下來的代郡大戰,己方是否要參加?
姬衍給公孫瓚傳信之時,曾經明確告知了公孫瓚自己會調遣張飛、拓拔宏兩將,合計共三萬兵馬。
公孫瓚與索超手下還有兩萬五千卒,這已經是五萬五千了,燕國部隊的一半將會集中在這裏。
公孫瓚覺得,這好像是個吞並代國的機會。
“斥候,每日皆探查代軍之戰的情況,不得有誤!”公孫瓚開口道,神情嚴肅。
......
趙國,邯鄲城。
邯鄲城乃天下五大城之一,巍峨雄壯,曾是晉國的經濟重城,如今卻是成為了趙國的都城,這可真是風水輪流轉啊。
朝議殿內,群臣雲集,你來我往,毫不謙讓,趙王趙雍靜靜地坐在王位上,看著諸臣爭論,仿佛與自己無關一般。
“王上,我國如今目在代郡,而代郡之旁乃是燕國,臣認為燕國十有八九會與馬服君起了衝突,從而導致戰爭。”趙國右相藺相如一身青衫、麵若桃花,“臣提議,令李牧將軍率軍往代,警惕燕國!”
“末將願往!”說罷,趙國大將李牧向前一站,一股殺氣瞬間顯『露』出來,壓的眾人抬不起頭來。
“老夫便不可率兵了麼?”老將廉頗頗為不滿,開口道。
“廉頗老將軍陳兵中山,需要警惕中山國的來犯呐。”藺相如悻悻一笑,開口道,“王上,臣請求遣李牧將軍往代、廉頗將軍駐防!”
“不可!”趙廷內,一名老者站了出來,開口道,“我趙國如今的目標乃是地廣人稀的中山國,並非是如今擁兵十萬的燕國。且中山乃蠻夷之國,我趙國伐之乃順應天時,無端攻燕則落了下乘,萬一一擊不成,那麼北邊燕國、東邊中山、西邊晉國、南麵魏國、韓國,我趙國將會四麵樹敵,其五國一同伐我,我趙國該如何應對?”
“左師公所言有理!”
“我等附議!”
“若燕國強行與我趙國開戰,何解?”王座上,趙王趙雍緩緩開口,“若隻是一郡,讓與燕國也無妨,可代郡對我趙國事關重大,訣不可失!”
“老臣願為使者,出使燕國。”老者接著開口道,“還請王上予我中山一郡之地。”
“可!”趙王雍略做沉思,開口道,“觸師還需謹慎啊。”
這名老者正是趙國縱橫家,任左師的觸龍,也就是那位在曆史上說趙太後令長安君質於齊的那位縱橫家大才。
“謝我王!”觸龍大喜,有了這一郡之地作為籌碼,自己的把握更大了,相比此次燕國之行必然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