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遼東戰役(一)(1 / 2)

遼東,李靖軍駐所。

“肅慎騎兵現在怎麼樣?”李靖沉穩地望著遼東粗製地圖,緩緩開口道。

李靖現在對肅慎騎兵很頭疼,他們現在輕裝上陣,來無影去無蹤的,讓燕軍完全抓不到他們的把柄。

“真是狡猾十足的肅慎人啊。”李靖感歎一聲,慢悠悠地開口。

燕軍如今充在李靖麾下的騎兵僅僅隻有公孫瓚的五千上穀騎兵以及兩千朝鮮所置的四郡騎兵。

七千騎兵,是除了韓信軍中的拓拔宏八千鮮卑騎兵,趙雲部五千騎兵的全部騎兵。

換句話講,燕國近二十萬部隊僅僅隻有兩萬騎兵。

燕國這麼一個產馬大國為什麼騎兵會這麼少?無他,騎兵太費錢了。

養活一個騎兵的糧草、金錢足以養活四、五個步兵,這就是差別。

燕國如果想要以戰馬及人數來衡量騎兵,而不考慮所需要花費的糧草與金錢,那麼燕國可以擁有十萬甚至十五萬的騎兵...可惜,燕國沒錢。

漢武帝反擊匈奴之時的騎兵數量也不到這個數字。

漢朝傾盡全國之力才湊夠了這些兵馬,創造了“一漢當五胡”的神話,痛擊匈奴。

這就知道騎兵是有多麼的寶貴了。

而如今世上,燕國的騎兵數量其實可以排進前五名。

晉、秦、魏、齊以及燕。

晉、秦、魏都可以理解,畢竟都是在北方,靠近草原,要馬還是挺容易的。

而齊國則是直接花錢買馬買騎兵回來的。

趙國的原騎兵部隊基本上都被齊國要走了。

至於為什麼會被齊國要走...嗯,齊國給了參戰國每國十萬金。

包括姬衍在內,各個國家爽快的同意了這個舉動,把所有騎兵俘虜(九千人)全部交給了齊國。

穩賺不陪的買賣幹嘛不做?

齊國財大氣粗,其他各國得了好處,當然是皆大歡喜的一個局麵。

“不過將軍,最近肅慎騎兵的速度好像慢了下來...應該是與其他敵軍彙合了。”李如鬆猶豫了一會兒,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這次李靖率軍七萬人,八千騎兵、五萬兩千步兵、一萬輔兵就是要擊退敵軍的有生力量,目的是報仇以及占據遼東郡。

嗯,占領之後趙軍降卒大約有四萬人就會到達這裏,然後姬衍啥都不用管就行了。

姬衍後麵甚至還決定,把稅收也讓給了趙丹。

遼東那個破地方,天寒地凍的,又不是後世的東北糧倉,你趙丹隨便折騰吧。

反正稱臣就成。

至於謀反...憑著遼東破地方的百姓能組織幾萬大軍啊?

憑著趙國投降的這四萬大軍?不客氣的說,這四萬根本就動搖不了燕國的根基。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尚師徒早就寫信願意臣服姬衍了,姬衍也探查術一波+2級的忠誠度。

完全可以信任尚師徒咯...就算趙丹想要複國也沒了門路,哎呀呀,可惜。

“嗯,李如鬆將軍猜的不錯。”李靖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斥候來報前方發現了大批馬蹄印,應該是肅慎的幾股騎兵彙合了。”

“我們一直在追完顏金彈子,如今與其彙合的...應該是...完顏銀彈子?”李靖猶豫了一會兒,開口道。

“將軍,這..兩個彈子據說武藝很高,我軍該如何應對?”華雄悶聲道,他之前與金彈子交過手,武藝很高,三回合便把華雄壓的喘不過氣兒來,幸虧李靖率軍救援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