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1 / 2)

北風呼嘯,時間也是飛快的來到了十月,雖然無雪,但寒風刺骨。

趙雲輕而易舉的平定了苻堅之『亂』,苻堅畏懼薊城的苦刑,在城破之時便『自殺』了。雖然如此,但趙雲與關羽依舊割下了苻堅的首級,將苻堅的人頭裝進盒子帶回了薊城。

有句話叫梟首示眾。

因此,苻堅的首級接下來的幾天都會在城牆上度過了。

而李熙之『亂』一時半會兒還平定不了,相比於苻堅的小打小鬧,李熙倒是十分的正規。

畢竟苻堅叫丞相都沒湊齊,不可能跟李熙相提並論。

但李熙敗亡也是必然的。

在樂毅以及其麾下部將的攻打之下,李熙敗亡當然是必然的。燕軍九萬兵馬也是遠遠超過朝鮮李氏賊軍三萬兵馬的,更不用說燕軍的九萬兵馬還有六萬是精銳的玄征軍呢。

至於為什麼玄征軍至今仍舊沒有減員...主要是因為樂毅時時刻刻都在擴軍,隻要玄征軍人數少於了六萬,那麼樂毅就從其他部隊抽調精英補充。

一來二去的,自然是保持了六萬的這個基數。

但被樂毅抽調的部隊就不是很開心了,樂毅這些年一直抽調的是常山軍以及梁山軍,高長恭屬於樂毅派係的人自然是無所謂,而盧俊義就十分惱火了。

但礙於樂毅的官職一直沒有變態,但在暗中早就偷偷『摸』『摸』投奔了韓信一黨。

如今燕國的軍方也是有四方勢力。

第一部分勢力自然是樂毅了,樂毅派係的統兵大將有張飛、高長恭兩人,包含玄征軍、勇毅軍、常山軍三支部隊,兵馬人數大約有八萬五千人。

第二部分勢力是韓信,韓信派係統兵將領有關羽、拓拔宏、盧俊義了,包含漁陽軍、鮮卑騎兵、梁山軍,兵馬總數大約十一萬八千人。

第三部分勢力是李靖,李靖派係統兵將領隻有李如鬆一人,包含了戍南軍、朝鮮軍,兵馬總數大約八萬人。

最後一方勢力是安東都護府了,安東都護張任、副都護吳漢以及上古騎兵公孫瓚都是這一派係的人,兵馬總數大約隻有一萬餘。

還有一部分沒有表態的,就是三萬趙軍降卒,主將尚師徒,副將張宏範。

樂毅勢力最大,雖然兵馬少,但是樂毅在朝中的人脈最多...因為他是最早投奔姬衍的將領之一。

關羽、張飛、公孫瓚等人就沒有樂毅那種實力了,隻能屈居人下,不得已而為之。

韓信雖然與樂毅慢了一步,但是還是迅速在軍中樹立了自己的旗號,聚集了數位將領,躍身上將,不愧為兵仙。

而李靖就有些倒黴了,輪到他的時候韓信、樂毅已經差不多把能拉攏的都拉攏了,李靖也就隻能與朝鮮的李如鬆一起了。

安東都護府是亙古不變的,自然不用多說。

趙軍降卒前兩日被姬衍正是命名為戍北軍,軍如其名,鎮守北疆。

......

“完顏希尹,你在想什麼?”多鐸麵容有些憤怒,開口道,“多好的機會,燕國內『亂』!樂毅的六萬玄征軍都被調走了......我們為什麼不進攻?”

完顏金彈子、完顏銀彈子以及剛剛被贖回來的完顏宗翰也是一臉疑『惑』的看著完顏希尹。

“千載難逢的機會,雖然我們的勝利希望不大....但是也有可能給予燕軍一次重擊啊!”多爾袞也開口說道,他已經清楚了,燕國把遼東、上穀、代郡一線都包裹的跟死桶一樣,根本就沒多大希望奪回遼東了...而肅慎本部的意思也是讓他們鎮守這裏,別讓燕軍有什麼進攻的指望...畢竟北麵的蒙古還沒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