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中,姬衍剛剛糊弄完半歲的燕國長公子華後,心滿意足地走到了宣政殿,批閱奏折。
半年的時光轉瞬即過,在遼東邊境陳兵的金國早在四個月前堅持不住,撤兵回營。
燕國再次發展,經過了四個月的發展,基本已經達到了戰前水平。
名臣名將輔佐著姬衍,就算姬衍是隻豬如今也懂得了什麼叫帝王心術。
這半年來大事兒倒是不少,最為震驚天下的就是吳、楚聯手,共伐越國。
最後越王勾踐自刎於都城,越國滅亡。越國的領土被吳、楚共分,化為虛無。
第二件事兒就是韓國發兵七萬,以暴鳶為帥聯魏,進攻函穀關。
結果被秦國上將軍白起打的兩戰兩敗,最後隻能灰頭土臉地撤退,好生尷尬。
再有就是,趙國最後的領土,冉閔被匈奴擊敗,最終敗亡。
天下大勢已經逐漸明晰了,不出意外,衛國、吳國、韓國、魯國四國已經屬於半出局了,最多二十年,這四個國家終會滅亡。
除此之外,姬衍意外發現了一名隱藏在遼東之中的將領,名為馬芳。
馬芳——武力值90,統禦值93,謀略值57,內政值48,魅力值66,忠誠度等級為+2。
姬衍十分在意這個馬芳,沒有什麼其他原因,他是明朝嘉靖皇帝時的將領,重點是他率領的兵種是騎兵,他是燕國為數不多的騎兵將領!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身為北方大國的燕國竟然隻有寥寥幾個騎兵將領,這讓燕王姬衍覺得實在是有些無語。
而這半年內,最令姬衍滿意的並不是招募到了馬芳這名騎兵將領,而是衛青率領的鎮國鐵騎修煉完畢,而且人數不僅僅隻有五千人,他如今已經擴充到了七千人。
之所以不湊夠一萬人,主要是人多了姬衍養不起,如今養七千鐵騎已經是燕國的極限了。要是再增加人數,燕國的國庫可受不了了。
批閱完今天所有的奏折之後,姬衍搖了搖腦袋,見天『色』還早,便拜駕薊城軍營,想要見一見自己的鎮國鐵騎。
來到軍營之後,姬衍便十分明顯地發現地殼在震動,仿佛是要地震了一般。
一旁的小內官嚇得瑟瑟發抖,但見姬衍未曾退去也是不敢輕舉妄動。
片刻之後,姬衍終於看見了自東方而來的一股騎兵,他們身著鐵甲,就連坐騎戰馬也是帶著鐵甲,手持精致長槍,步伐一致,整齊有序。
一股肅殺之氣撲麵而來,就連不同軍事的魏忠賢都能看出這支軍隊訓練有素,身經百戰。
為什麼說身經百戰呢?這也是有原因的。
自從陳勝、吳廣起義,喊出了那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後,隔三差五就有野心勃勃的富戶造反,攜帶著幾百、幾千個農民,建立什麼什麼國,反抗燕國的統治。
姬衍表示很無奈,就排除了鎮國鐵騎平定造反。嗯,裝備精良的鎮國鐵騎與起義軍,這麼多場戰鬥下來,鎮國鐵騎未曾減過一員。
而最初姬衍還擔心鎮國鐵騎的消息被泄『露』出去,不能作為秘密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