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為質(1 / 2)

桓平六年五月四日,魏、韓、晉、楚四國締結盟約,集結兵馬進攻秦國函穀關。

這其中最讓姬衍驚訝的是,除了魏國、韓國之外,晉國竟然還拉來了與秦國三世盟好的楚國,也不知道花了什麼大價錢。

戰爭進行了數天,秦國上將白起率軍十萬屯兵於函穀關,與魏、韓、晉、楚四國對抗,但隱隱約約之中,卻有一種難以抵抗的感覺。

楚國主將吳起、魏國主將陳慶之、晉國主將楊業、韓國主將暴鳶。這四個人除了暴鳶有些水之外,剩下的無一不是人中豪傑,吳起、陳慶之的戰績雖然有些吹噓的可能,但他們的能力卻也是實打實的。

這令秦國上將白起特別的苦惱,特別是秦國現在西邊也有戰爭的情況下。

秦國如今是東西開戰,西麵有不知來自何處的亞曆山大東征軍,他們精銳人數不多,但奴仆軍卻出乎意料的多。

東邊就是魏、韓、楚、晉四國同盟了。

秦國的朝廷,頓時就感到壓力倍增:自己竟然無力支撐了!

由於產生了這種局麵,秦王嬴駟緊急展開了會議,商議如何抵抗魏、韓、楚、晉四國的聯軍,畢竟他們已經在函穀關前扣門了。

隻要函穀關破了那麼鹹陽就處於敵人的眼前了,這可是關係著秦國生死存亡的大事兒。

“諸位愛卿,何以解?”秦王嬴駟頗有些失望,愁眉苦臉地詢問著在場的群臣。

“稟王上,如今之計也就隻能請求外援了。”範雎哼哼了幾聲,站出來說道:“臣提議,往唐國求援。”

“不可!”張儀立刻跳了出來,反駁道:“唐國如今正與隋、蜀兩國交戰,恐怕無力營救我大秦。”

“相國可有對策?”嬴駟眉頭一皺,他想起了一個國家,但還是決定先聽聽張儀的意見。

被張儀一提醒之後,場上的眾臣紛紛醒悟,同樣明白了張儀所指的那個國家:燕。

“張儀願出使燕國,說服燕王救援我大秦!”張儀坦坦『蕩』『蕩』地開口道,聲音洪亮。

“不用勞煩相國了。”嬴駟擺了擺手,開口道:“嬴疾,你走一遭燕國吧...盡量滿足燕國一切條件,就算他要太子為質也可以答應!”

“諾!”

嬴疾重重點了點頭,他知道這項使命十分關鍵,而嬴駟將這個使命交給自己是對於自己極其信任。

嬴疾很快就上路了,他小心翼翼的經過了晉國,僅僅用了半個月的時間便抵達燕國薊城,正在等候姬衍的召見。

姬衍收到秦國國書的那一刹那,絲毫沒有感到什麼意外。畢竟姬衍早就已經猜到了秦國的打算,拉自己下水,保住秦國。

這與燕國的目的不謀而合啊,姬衍正想找個機會進攻晉國呢。

但現在不一樣了,秦國主動求上門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姬衍可以主動敲一下竹杠,讓秦國出點好處。

這讓姬衍如何不激動?

當然,也不能叫要好處,應該叫質子。就是讓秦國出人質,並且把一些糧草、兵刃什麼的當做陪物一塊送來。

姬衍晾了秦國使團一上午的時間,中午的時候姬衍召集了錦衣衛。